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以法为“盾”护航“未”来 ——承德县法院全方位守护“年少的你”

时间:2024-09-21 来源: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少年审判是一项“特殊的希望工程”,近年来,承德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工作理念,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少年审判改革。辖区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下降,受理被告为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0.53%,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创新驱动,以“三个一”工程增强少年审判工作实效

  

  “非常感谢法院,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法官,我才能重新看到她的笑脸。”近日,承德县人民法院少审团队收到一位母亲发来孩子汇演时的照片,分享着女儿现在的改变。

  

  今年年初,承德县人民法院少审团队接到这位母亲求助,称其女儿产生厌学情绪,精神状态欠佳,需要心理疏导,少审团队法官第一时间联系心理咨询师共同前往。在了解情况后发现,女孩因为种种原因不适宜继续在原校就读,与家长沟通后,法官协调教体局共同为女孩重新择校就读。到了新学校,孩子的状态明显好转,目前的学习情况良好。

  

  “我们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少年审判体系,加强少年审判队伍建设,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承德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薛林儒这样说。为夯实未成年人保护根基,承德县法院创新驱动,推行涉少审判归口审理模式,即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一体化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由3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组成专业少年审判团队,紧密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建成了圆桌审判庭、心理咨询室、谈心谈话室、温馨调解室,打造具有承德县特色的少年审判“一庭三室”,营造更具司法温度的庭审氛围。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多发且低龄化趋势,探索一项未成年人犯罪预警机制,“止浪于微澜”,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重中之重。承德县法院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以及社会调查,从家庭生活、个体情况、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四个维度对未成年人犯罪预警指标进行理论构建,科学编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评估量表。定期将评估量表制成问卷分发各校填写,结合各校对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综合确定评估结果,按照评估结果高低确定三个预警等级。在送法进校园过程中,对不同预警等级未成年人通过不同法治教育方式进行精准教育,针对风险原因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并适时进行评估。

  

  规范驱动,以“两个坚持”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政策

  

  “挺懂事的孩子,怎么就走向犯罪了呢?”带着这个疑问,少年审判庭法官赵柏慧走进了未成年被告人小李的家。

  

  赵柏慧发现,小李在父母离异后,一直跟随父亲生活,可因其父亲常年在外务工,疏于对小李的管理,导致其荒废学业、沉迷电子游戏,逐步走上犯罪的道路。针对监护人失责问题,法院通过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及面对面教育指导,督促家长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帮助小李早日回归正途。

  

  承德县法院坚持惩教结合,把“教育、感化、挽救”贯穿涉少刑事案件全过程,全面做好庭前调查、庭审教育、判后回访工作,为依法审判、定罪量刑打好基础。2024年以来,累计向罪错少年法定代理人、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4份,对涉罪未成年被告人落实卷宗封存制度,犯罪记录封存率100%。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依法予以严惩。今年以来共受理2起教职工猥亵未成年女学生案件,在依法从严判处刑罚的同时,准确适用从业禁止规定,判处被告人终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并向教育部门通报相关判处情况,督促做好从业禁止后续工作。

  

  在民事审判方面,该院坚持精准发力,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心理状况等进行调查,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19份,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促进未成年人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今年以来,少年审判庭共受理当事人一方为未成年人的民事案件49件,目前已全部审结,其中诉前调解案件10件,均在法定期限内进行调解。行政审判方面,采取适宜的审判方式和程序,关注行政机关在未成年人事务管理中的职责履行情况,对于不作为或不恰当的行政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实干驱动,以“两个聚焦”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

  

  承德县法院聚焦多元联动,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多方合力。加强与学校联动,主动加入教师交流群、家长微信群,加强对教师、家长的普法教育,推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加强与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妇联等部门联动,形成有效的惩教结合体系,构建“党委领导、妇联、团委、教体局等部门协同、公检法司联动、网格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形成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制度保障三者相结合的“多方联动网”。今年以来,县法院联合县妇联、团县委、县教体局、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3次,就审理涉少案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会商研讨,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形成共识,凝聚合力。

  

  “哪些场所禁止在中小学附近开办?”“民法典有哪些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今年“六一”儿童节之际,承德县法院举办法院开放日暨法律知识竞赛,邀请学生走进法院,“沉浸式”感受法治力量。承德县法院聚焦法治宣传,进一步打造“法润春苗 护未成长”普法宣讲品牌,少年审判团队的法官现身出镜,以动漫、微电影等方式录制普法短视频,增加普法的趣味性、互动性,并在县域中小学同步播放,扩大宣传面。同时,该院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职能作用,常态化入校讲授法治课,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今年一至二季度,入校开展法治宣传126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累计入校授课覆盖学生3万余人次,向中小学生开展法院开放日4次。

  

  下一步,承德县法院将继续探索少年审判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着力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权益保护上下功夫,用更加夯实的“案内”工作,更加精细的“案外”治理,推动新时代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迈向更高水平,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原文链接:https://www.hebei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4/09/id/81211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红桥法院参加红桥区劳动争议四方联动多元化解成员单位联席会

下一篇:凡人小事丨“软沟通”解了“斗气”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