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普法学法 >正文

淮南市司法局“三化”普法 着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时间:2024-11-09 来源:安徽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普法阵地化。深化巩固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共建工程成果,综合运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点等阵地,在全市打造一批集“教育性、观赏性、互动性、实效性”为一体,法治元素鲜明、内涵丰富的法治文化阵地,全市共建成376个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2家市级以上法治教育基地。

  普法专业化。深化开展“1+N”行动,结合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和乡村“法律明白人”乡土优势为群众普法的同时,结对子增强“法律明白人”法治素养,切实发挥“法律明白人”基层依法治理效用。截至目前,全市827个村(居)累计培养“法律明白人”5042人,“1+N”结对的村(居)482个,306名村(居)法律顾问与村(居)“两委”身份的“法律明白人”结对子,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142场,4152人次参加。

  普法文艺化。深度挖掘淮南本地优秀传统和特色文化资源,持续打造“豆娃说法”法治文化新品牌,同时将特色非遗项目与法治文化底蕴充分融合,创作一批优秀非遗法治文化精品力作。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发动各级各部门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活动,举办“法治筑梦 共谱华章”“江淮普法行”等主题的特色法治文艺汇演,积极推动法治文化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已蔚然成风。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pfxc/575709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芜湖市三项举措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

下一篇:云南省2024年“法治宣传边关行·边境稳定创和谐”(麻栗坡行)活动启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