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勇“蒙”精进】司法护航五大任务 | 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内蒙古落地生花

时间:2024-12-2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内蒙古落地生花,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前移司法服务触角,积极搭建多元解纷平台,探索出一条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专业性行业性调解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新路径,高标准打造服务群众“前沿阵地”,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今年1月至11月,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前端调解案件1265件,调解成功906件,调解案件平均办理时长2.72天。

  化矛盾促和谐搭建平台构筑新“枫”景

  近日,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通过“示范诉讼+联动联调”方式调解2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以示范效应成功推动130余起纠纷一并化解。据了解,调解团队曾多次到该物业公司和小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并联合市委政法委、司法局、住建局、社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小区业主委员会代表先后4次召开协调推进会,最终推动双方就物业费的缴费比例达成一致,力促案结事了人和,既保障业主合法权益,又维护企业良性发展。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紧紧依靠市委政府支持,以诉讼服务中心为平台,逐步扩大诉前调解辐射范围,引入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等调解组织,与10余家单位建立诉调对接合作关系,聘任社区、苏木、嘎查及各行各业人士为特邀调解员,深度参与各领域纠纷的诉前调解工作。积极构建“法院+N”诉调模式,设立“老张调解室”、具有民族特色的“石榴籽”诉讼服务工作站等,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流程”的多元解纷服务,让民族团结之花多彩绽放。

  专业化多元化矛盾化解描绘新“枫”光

  “非常感谢政协郭委员,不仅高效解决了我的大难题,而且我们握手言和,将来还能继续合作做生意。”被告竺某激动地说。近日,一起涉外民商事纠纷在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政协委员调解工作站内成功调撤。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平台+专家”“派单+领办”等工作机制,成立3支诉前调解团队,结合工作实际和成果体现,打出“诉前鉴定+诉前调解”“诉前保全+诉前调解”“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组合拳,实现多机制共同发力,既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同时大大缩短办案时长。同时,加快推进“代表委员+法院”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充分发挥代表委员联系面宽、代表性强、人才荟萃的优势,将“法理、事理、情理”结合起来运用到调解纠纷当中,汇聚多方力量,全方位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今年1月至11月份共邀请代表委员12人次参与案件调解18件;探索创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院”工作实践,共吸纳5名专家入驻工作室,通过首席“坐诊+出诊”工作路径、“有呼必应+点兵点将”工作模式,精准匹配专业的法学法律人才资源,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让解纷力量更加充沛、多元。今年以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共参与化解案件105件,为170人次提供咨询服务,对8件涉诉涉访案件给出了专业法律意见,对1件信访案件进行评查。

  新理念新手段 创新机制展现新“枫”貌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秉承智能化、信息化、“互联网+”的建设理念,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成果为支撑,推行“互联网+调解”工作模式,在网上立案的基础上,全流程线上“云”调解,实现了调解、立案、司法确认的无缝衔接,让纠纷解决从“线下跑”向“网上办”、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腿”转变,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诉求、新期待。“不用到法院也能解决纠纷,这种办案模式放心又省心。”日前,在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一宗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后,当事人王某不住地称赞道。

  此外,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双向服务,加强对苏木嘎查的法律指导与联系,以亲和暖心的司法服务与人民群众“双向奔赴”解纠纷,今年1-11月,法官下牧区巡回调解案件17件,并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与普法宣传紧密结合,聚焦民法典适用、反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养老诈骗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既解开了当事人的“心结”,还将“法治大餐”送到家门口,用实际行动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4/12/id/82883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脱薄工作】一面锦旗,一封感谢信,映照执行为民心

下一篇:省住建厅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