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亳州市: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
近日,亳州市民高玉琴通过手机打开“皖事通”亳州“无证明城市”模块,轻松下载了“无房证明”。而去年办理同一项业务,市民要在政务中心的自助机上刷身份证获取纸质证明。这一变化,来自亳州市“无证明城市”建设中的创新服务“公积金租房支取业务”。
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亳州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证明材料多、奇葩证明多、重复证明烦”等问题,在“减证便民”工作的基础上,创新搭建“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推动数据跑起来、部门转起来、服务快起来,实现从“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
“平台自10月10日试运行以来,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与社会服务类证明的线上开具‘全覆盖’‘零跑腿’‘智能化’,日均办理近百件,企业和群众满意率达100%。”10月23日,亳州市数据资源局局长王宇介绍。
两类清单
实现证明事项“全覆盖”
“‘无房证明’是近期公积金提取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证明,主要用于租房人员提取公积金。”10月22日,在亳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李光辉告诉记者,电子证明不仅免去了申请人来回奔波,也减轻了窗口审核压力,提升了服务质效。
“申请人只需在手机上下载‘无房证明’,按系统提示上传即可办理‘职工家庭在本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一般三个工作日内到账,每年最高可提取18000元。”工作人员李伟补充说,10月以来,已办理“租房提取”业务443件。
亳州市于2024年印发“无证明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全领域、全覆盖、无死角”原则,系统梳理证明事项,形成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两类清单”,做到“清单之外无证明”。
“前期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调用等方式,实现政务服务领域法定证明全部免提交或在线生成。”亳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袁浩说,该市对市县乡村四级65474个政务服务事项逐一核查,梳理出25170个证明材料,去重后涉及事项3979个、证明材料3999个,形成第一类清单,全部纳入“无证明城市”建设范围,实现政务服务类证明100%覆盖。
此外,亳州还结合“访企入村”专题行动,通过实地走访和线上问卷,广泛摸排企业、群众办事中仍需开具的证明,如无犯罪证明、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婚育状况证明等,并最终梳理出社会服务类证明33项,形成第二类清单,实现“应纳尽纳”。
“通过全面摸排,‘两类清单’实现各类证明‘全覆盖’。”袁浩说。通过创新开展“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建设,亳州实现政务服务证明免提交,社会服务证明在线秒开、线上验真,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
四种方式
推动证明开具“零跑腿”
“以前要去社区办理,现在直接通过‘无证明城市’平台就能办。”通过手机,亳州市民王婷为自己和上小学的孩子申请了“亲属关系证明”。
“针对‘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涉及的超过4000项证明,亳州创新采用四种方式推进‘全程网办’,实现‘材料免提交、办理零跑腿’。”王宇介绍。
电子证照替代实体证明。该市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和“皖事通”App,上线“我的证照”“企业证照”专栏,汇集制作926类共3991万余项电子证照,使政务服务类3856项、社会服务类4项证明直接关联电子证照,实现免交实体证照。例如,“基层法律服务所变更合伙人”事项中的身份证、执业许可证2项证明材料,均可通过关联电子证照实现免提交。
告知承诺替代证明提交。亳州市针对风险可控的证明,构建标准化告知承诺模板库,通过电子签章、身份认证等技术实现在线签署、自动核验及云端存储,覆盖政务服务类131项、社会服务类3项证明。“离职职工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过去需要开具离职证明,现在只需要通过‘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网签一个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告知承诺书。流程更简、耗时更短。”李光辉举例说。
数据比对替代人工核验。该市依托76家单位、4762类共140多亿条数据,实现自动比对、智能核验,“秒批秒办”政务服务类4项、社会服务类16项证明。“以‘无房证明’办理为例,申请人通过‘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后,平台通过市数据共享平台接口实时调取不动产登记数据进行多源校验,自动生成加盖电子印章的无房产证明,把办理时间压缩至秒级。”王宇解释说。
“数据比对+部门确认”替代群众跑腿。对无法直接比对的证明,亳州市上线协查功能,结合部门核查、现场核验等方式推进全程网办,覆盖政务服务类8项、社会服务类14项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开具就属于此类,线上申请后,还需要派出所人员现场核验。”亳州市数据资源局信息科科长葛雁羽说。
“‘四种方式’全面解决了两类证明‘线下跑腿’问题,推动证明办理从‘流程繁琐’到‘一键办理’,从‘耗时过久’到‘秒批秒办’。”王宇表示。
一个平台
推进证明办理“智能化”
“‘无证明’不等于‘零证明’,而是依托数据赋能,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让办事人员无需自行准备证明材料。”王宇解释道。
与一些地方搭建的“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仅解决政务服务领域问题不同,亳州平台还纳入社会服务类证明,涵盖教育、医疗、婚育等领域,形成“政务+社会”双轨并行的线上服务体系。
亳州“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依托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构建,实现“四端”协同智能服务:服务端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皖企通”等提供7×24小时在线开具;管理端通过“皖政通”建立部门联办机制,实现证明材料在线核验、即时流转,数据实时调取、智能比对、在线开具。
“平台上线176个标准化证明模板,除电子证照类证明外,其余类型均实现在线统一办理。同时采用组件式开发,沉淀16类数据接口与12个系统组件,为全省推广积累了经验。”王宇介绍。
亳州还在市县乡村政务服务场所及合作银行网点设立代办点,支持现场代办。除电子证照类证明外,即时办结率达87.5%,其余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平台还围绕申请、出具、验真等环节设置六大功能专区,形成全闭环智能管理生态,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我们将持续优化‘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功能,强化数据赋能,变‘你向我证明’为‘我为您证明’,加速打造更便捷、高效、安全的无证明城市服务体系。”王宇表示,亳州将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加大“无证明城市”的使用宣传力度,以看得见、用得上、得便利的改革成效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记者 任雷)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mtbd/580255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