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治理新格局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贵州省遵义市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以“政治引领立高位、系统集成强链条、守正创新塑特色”为行动路径,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治理”、从“普遍认知”向“信仰深化”的转型升级,全市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
仁怀市司法局在后山乡登山节活动现场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
强化组织保障筑牢思想根基
遵义市委、市政府将“八五”普法工作深度融入全面依法治市总体布局,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实现普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考核。创新建立“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机制,推动普法责任由“柔性倡导”转变为“刚性约束”。并印发《遵义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相关决议,市县两级出台配套实施方案,形成“1(市级规划)+N(配套政策)”的法治宣传制度体系。
同时,成立“红色法治”宣讲团,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讲1.25万场,全媒体发布解读作品3200余篇,推动党的法治理论“声”入人心。
此外,连续五年举办“宪法宣传周”活动,采用“市级主场+全域联动”模式,累计开展主题活动1.52万场。在民法典宣传方面,聚焦民生关切高频法律需求,开展法治文艺巡演、院坝“法”谈会、知识竞赛等活动2.35万场,覆盖群众283万人次,让民法典成为群众生活的“百科全书”。
聚焦重点群体精准施策普法
针对领导干部、青少年、基层群众三类重点对象,遵义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普法。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会前学法、任前考法、年终述法、出庭应诉等制度,实现18.2万名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全覆盖,组织旁听重大庭审320余人次。
仁怀市实验小学宪法宣传周活动现场
聚焦青少年群体,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相关方案,构建起“课堂+实践+活动”三维教育网络,建成市级法治教育资源库,配备选聘法治副校长2152名并动态管理。升级改造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打造“法润青春·责任担当”校园行品牌,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覆盖学生112万人次。
同时,重点加强村“两委”干部培训,深化“法律明白人”工程,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基层的治理作用。目前,全市培育认证骨干型“法律明白人”有1.38万名。
聚力红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作为历史名城,遵义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通过深挖红色资源,聚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法治文化标识。其中,市检察院首创“红色资源公益诉讼守护者行动”,办理播州刀靶水红色遗址案,推动《遵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出台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仁怀市红色法治文化馆
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法治”融合的创新模式,打造“长征红·法治路”示范带,设计三条精品研学线路,年接待人数210万人次,实现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交融。建成的赤水河“百里法治生态画廊”,打造湄潭“茶香法韵园”、习水“土城法治文化古镇”、播州“花茂民法典小径”、桐梓“七二拐法景大道”等网红打卡地,年接待群众315万人次。
在法治文化作品方面,创作了《国安我安》《法治中国咏叹调》等法治文艺作品20余部,余庆《小善姐姐微课堂》、赤水“长沙大妈说法”等品牌广受欢迎。并建成国家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个、省级7个、市级30个,实现2093个村(社区)“法治三有”全覆盖,让群众“抬眼有法、驻足学法、休闲悟法”。
深化普治融合服务发展大局
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遵义推动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以民主法治示范创建为抓手,深化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培育1.38万名“法律明白人”融入基层治理末梢,发挥积极作用。“八五”普法以来,桐梓龙台村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播州花茂村打造“红色研学+田园乡愁+法治文旅”融合样板。
播州区花茂村法治宣传栏
围绕高质量发展、“四新”“四化”、营商环境、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重点领域,遵义开展专题普法累计5.1万余场。市场监管系统“送法进百企”320余次,生态环境系统开展“法治护绿·生态富民”宣教覆盖8.1万人次,湄潭茶产业环保法庭“司法护航绿水青山”模式在全国推广。
在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方面,遵义市各中小学健全章程制度,设立校园法官工作站,推广赤水“1+4+1”法治副校长专业团和湄潭“五位一体”护未模式,构建起立体化的校园安全防线。
创新宣传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为提升普法覆盖面和吸引力,遵义拥抱数字化变革,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建立案例发布“六个一”机制,公检法司年均发布典型案例100余期,习水县推出“法官说法”“律师在线”专栏,用身边案例教育群众。
同时,打造“法治遵义云矩阵”,联动中央和省级媒体,通过“报网端微屏”推送资讯61万条,利用楼宇电梯屏、公交视讯滚动普法,开通“法行巴士”专线,运用VR+5G技术让法律“动”起来,日均覆盖11万人次。此外,积极组建普法志愿专家团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开展法律宣讲活动。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遵义市“八五”普法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6个,遵义市政治生活馆荣获“第四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多个典型案例入选国家级教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遵义新篇章奠定了坚实法治基础,营造了“法安黔北”的良好生态。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ywgz_97/rmfz/202510/t20251028_887349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