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人民法院报】天津北辰:深融入精解纷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时间:2025-10-28 来源: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人民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又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既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入落实“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要求的务实举措,对推动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因地制宜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将司法服务精准下沉至田间地头、村居院落,在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交出亮眼答卷。

  

  青光法庭“司法便民大篷车”驶入乡村展开普法宣传。资料图片

  

  宜兴埠人民法庭在社区开展普法活动。资料图片

  

  宜兴埠法庭干警在“法官便民驿站”为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资料图片

  

  基层治理“精准参与”,因地制宜强服务

  

  今年5月,北辰区法院青光人民法庭的“司法便民大篷车”驶入了双口镇中河头村。“大伙儿有啥闹心的法律事儿,尽管敞开说!”干警们刚摆好桌子,就被闻讯而来的村民们围住了。

  

  “大姐,您说那借钱不还的事儿,得记着让对方打借条,写上还款日期和身份证号。对方真要不还,拿着这些证据到法庭,我们帮您把钱要回来!”干警宋树远一边给村民递上印着案例的宣传单,一边说道。

  

  旁边的一位大哥红着脸问离婚时彩礼该怎么退,法官孟念耐心解释:“要是没领结婚证,或者刚结婚没几天就过不下去了的,彩礼大多能退;但要是好好过日子有些年头了,那情况就不同了,得看具体情况。”

  

  阳光下,干警们你一言我一语,把严肃的法条变成了家长里短的实在话,让村民们听得明明白白,有的村民顺手就在手中的宣传单上记起了笔记。村民张大爷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啊,刷刷视频还行,但学习啥的摆弄不好,平时遇到点事儿也不知道找谁去,还得靠四处找人打听。今天听了咱们法官的耐心讲解,好多事儿都知道该怎么办了,心里踏实多了!”

  

  青光法庭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大,常住人口超20万人,涵盖两个超万人大村以及大型批发市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矛盾纠纷复杂多样。针对农村老年人聚集、信息闭塞的特点,青光法庭创新推出“司法便民大篷车”流动普法项目。大篷车直接驶入村落广场、田间地头,搭建“法律咨询台”,专门解决村民的关心事、烦心事。此外,针对辖区农贸经济发达、小商户多、商业纠纷较多的特点,青光法庭组织法官定期深入产业园区开展定向普法,真正实现“群众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像青光法庭这样的人民法庭,北辰区法院共有6家。在实地调研辖区各镇街司法需求的基础上,北辰区法院以人民法庭为主体,不断扩大乡村、社区法官工作站辐射范围,打造“人民法庭—法官工作站—巡回审判点”司法服务网络,实现对群众法律服务的全覆盖。

  

  流动法庭“精准示范”,因势利导强联动

  

  “黄法官专门来到家门口做调解工作,真是太为我们着想了。”一起赡养费纠纷化解后,原告李大爷感激地说。

  

  李大爷与李女士系父女关系,李大爷与前妻离婚后,便与一直随母亲生活的李女士疏于联络。如今,李大爷年事已高,身患多种疾病,没有经济来源,故诉至法院,要求女儿按月支付其赡养费。而李女士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对多年未见的父亲积怨颇深,不同意给付赡养费。

  

  “法官,不是我不想去开庭,我一个人既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又要接送上学的女儿,实在是没有时间。”考虑到李女士的生活困境、情绪状态,法官黄帅随即决定将庭审“搬”到其居住的宝翠花都社区“法官便民驿站”,以流动法庭的形式上门开庭审理此案,同时邀请区妇联工作人员与心理咨询师共同参与案件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中,黄帅一方面用法律规定劝导李女士承担应尽的赡养义务,另一方面劝导李大爷体谅女儿生活的不易与多年缺失父爱的伤痛;妇联工作人员则积极协调社区“家联体”资源,关注李女士的生活困难,为其提供就业信息指引及可能的帮扶渠道,给予李女士实际的生活关怀。最终,李大爷与李女士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李女士在能力范围内给付李大爷赡养费,并在生活中关心照料李大爷。这一结果不仅解决了李大爷的赡养需求,更为修复父女俩断裂多年的亲情打开了一扇窗。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背后,是北辰区法院对延伸司法职能、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北辰区法院持续深化与辖区妇联、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协调联动,通过资源共享、职能互补、协同发力,凝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合力。

  

  “以前有纠纷要去法院,现在法官就在身边,矛盾就地化解,法官来了,我们底气更足了!”天津市人大代表、北辰区宝翠花都社区居委会主任林则银感慨道。

  

  北辰区法院将巡回审判作为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从固定站点向外辐射,选取相邻关系、婚姻家庭等典型案件,以流动法庭形式在群众家门口、矛盾现场开展巡回审判,发挥“即到即审、即调即结”的便民优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同时,北辰区法院深化与街道、社区的协同联动,打造“银龄法盾”“木兰港湾”“新苗课堂”等特色普法品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法治宣传从“覆盖广”转向“效果实”,共同织密“老有法护、家有法暖、幼有法引”的基层法治服务网。

  

  源头治理“精准发力”,因案施策延职能

  

  “法官,您看看我们这个工资还能要回来吗?都好些年了,拿不到工资跟家人没法交代啊!”十多名农民工拿着发黄的欠条走进了青光法庭便民工作站。

  

  王某等人自2021年起在天津市某公司从事劳务工作,公司每月固定发放劳务费到其账户。但公司因经营不善,于2022年起开始陆续拖欠员工工资,累计达40余万元。此后双方虽然多次沟通协商解决欠薪问题,但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详细了解当事人诉求后,青光法庭迅速与该公司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询问公司经营状况和未能及时支付工资的原因。经调查,公司受市场波动、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当前亏损确实较大,存在经营困难,无法足额支付欠薪;但员工也都面临着较为紧迫的经济压力。本着促成纠纷有效化解、实现双方共赢的原则,青光法庭积极开展先行调解工作,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到便民工作站协商调解方案:一方面向员工释法明理,分析利弊;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公司后续经营需要,尽力将“一次付款”变成“分期给付”。最终,在法官主持下,10多名员工与公司达成了分期偿付协议。

  

  然而,仍有15名员工基于欠薪数额较大、对公司不信任等顾虑,不愿进行先行调解,坚持走诉讼程序。青光法庭依法受理这15起案件后,第一时间开启纠纷化解绿色通道,以前期调解成功的案例为示范,继续加强双方诉中调解工作,反复梳理案情,最大限度疏导双方对立情绪。多重努力下,最终,这15名员工也与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至此,青光法庭通过“先行调解﹢诉中调解”的接力调解模式,仅用5天时间就成功化解了20余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矛盾纠纷要化解,更要早化解。北辰区法院紧紧依靠辖区党委领导,完善“一庭三所”联动机制的同时,强化与综治中心联动配合,建立“信息共享、隐患共查、风险共防、矛盾共解”协作机制,发现纠纷苗头,第一时间介入化解,从源头上减少风险隐患。同时,将矛盾化解关口前移,聚焦环城区域城市更新中引发的征地拆迁、土地承包等涉农纠纷,主动与属地镇街对接,对争议较大的当场立案、就地办理;具有调解意向的及时开展先行、诉中调解,成功推动由拆迁、还迁衍生的百余起继承、房屋买卖纠纷实质化解。

  

  北辰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亚强表示:“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做实矛盾化解、定分止争,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司法服务和保障。


原文链接:https://tjfy.t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9/id/899100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男子想“一夜暴富”竟连续盗窃彩票店 【今晚报】偷的彩票中了奖 判决时怎么算?

下一篇:【人民法院报】22位执行局局长走进直播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