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院调研组深入江南区人民法院调研
10月24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海龙深入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调研指导工作,强调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在梧州市六堡人民法庭调研时提出的具体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人民法院为人民,注重情理法相融和诉前调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调研中,黄海龙先后走进江南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执行局、信访室等办公区域,与一线干警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各部门职能运转、案件办理流程及新大楼配套设施使用情况。在诉讼服务中心,他重点察看“两状文书”规范运用成效,仔细询问文书制作、送达及当事人知晓度等细节,并随机与前来办事的群众交流,倾听对司法服务的意见建议。“窗口干警态度好,网上立案也方便,不用跑几趟就能把事办了。”当事人对江南区人民法院的便民举措给出了肯定评价。
黄海龙强调,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践行司法为民。要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确保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用心用情为人民司法,持续优化司法服务流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诉源治理,推动法院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攻坚办案质效短板。针对弱项指标,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一方面要优化审判流程管理,紧盯最高法指标体系,推动结案增幅跑赢案件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要做实判后答疑与督促履行,规范“督促履行告知书”发放节点,通过前端审判公正、后端服务到位,提升自动履行率,从源头上减轻执行压力。
三是服务发展大局,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当前广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期,人民法院要主动融入发展大局,聚焦第四季度经济冲刺任务,规范司法活动,总结涉企案件办理正反典型,以公正、高效、善意的司法举措为企业纾困解难,坚决杜绝简单化、机械化执法,让司法成为保障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四是深化机制创新,夯实基层司法根基。要破解案件增长压力,必须做好繁简分流“文章”,力争简单案件通过前端快速办理,复杂案件深耕精品审判,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要加快信息化建设,规范案件前端录入,推动无纸化办案覆盖诉讼、调解、归档全流程,借鉴外地电子归档的先进经验,以科技赋能提升司法效率。同时,要坚持从严管党治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既要提升干警专业能力,也要守住纪律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生态。
五是联动综治中心,提升矛盾源头化解实效。要持续深化选派法官常驻辖区综治中心工作机制,借鉴浙江诸暨、福建泉州等地经验,促推解纷资源整合,让行业纠纷由行业化解、简单矛盾在前端消融,减少诉讼案件增量,节约司法资源,减轻群众诉累,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自治区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梁月奎,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韦武斌,江南区政法委书记何恒源陪同调研。
(文/李想 图/伍彬)
原文链接:https://gxfy.gx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0/id/903801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