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人民法庭丨柳江法庭:你远,我来
这位把“你远,我来!”口头禅一直挂在嘴边的,是眉山市洪雅县法院柳江法庭庭长杨龙。柳江法庭坐落在柳江古镇,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法庭”。
作为“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发源地,柳江法庭不断汲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用一句“你远我来”的承诺,守护周边4个乡镇、3大景区、8万余名群众的安宁。
“你远,我来”
把多元解纷送到群众“家门口”
柳江法庭辖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多为山区,人口居住分散。法庭在村社、景管委、矛盾纠纷多发区域建立法官联络站(巡回办案点)31个,同时引入民间个人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以及心理咨询专家团队等,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辖区内90%以上的纠纷通过多元解纷的方式化解在当地。
“今天我们到这儿来,就是想把老李的交通赔偿款分好。”柳江法庭在黑山村法官联络点进行巡回调解,并邀请了当地备受信任的省人大代表黄文珍和村干部共同参与。
这起纠纷到法院时,是最简单的交通事故赔偿。老人李某某车祸去世,他的亲儿子因赔偿金将保险公司诉至法院。然而法官在调查中发现,李某某还有一位80多岁的“事实”妻子张某,两人虽没有结婚证,但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了30多年。死亡赔偿金的分配后续可能还会引起再次诉讼。
在这场调解“坝坝会”上,法官把分配遵循的法理及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掰开了讲给双方听,并请人大代表和村干部一起开展“背对背”调解。“法官跑这么远来帮我们解决问题,很感谢。”经过多方努力,双方约定好了赔偿金的分配比例,纠纷顺利化解。
“这种现场办案方式既是便民服务,还是法治宣传的最好方式。基层干部通过参与,也能切实提升纠纷调解能力。”黄文珍代表对巡回调解工作表示了高度认可。
“你远,我来”
把高效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柳江法庭辖区内有三大景区,3年来仅有3件涉旅纠纷进入诉讼程序。法庭创新建立“四三二一”工作机制,入驻旅游纠纷快调中心,利用共享法庭等“互联网+”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
游客潘某到瓦屋山游玩,在某农家乐下楼梯时脚踝受伤导致骨折。潘某及其亲属要求农家乐赔偿,双方就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潘某打电话向景区管委会求助,管委会邀请柳江法庭参与指导调解。
法庭到农家乐驱车单程需2小时,游客急着回家,农家乐也忙着做生意。法官当即指导双方打开手机,通过共享法庭与管委会进行联合远程调解。不到1小时,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农场乐当场履行。
后法庭又主动到农家乐进行案后回访,对其经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农家乐经营者再次为法庭化解纠纷的速度和态度点赞。
“你远,我来”
把法治春风送到群众“家门口”
“庭审是最好的法治课”。柳江法庭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以案释法等普法工作,促使矛盾纠纷止于未发。三年来,法庭开展各类普法40余次、受众1.2万人次。
“上次法院公开审案子,现场比‘村超’还热闹。”提起前不久柳江法庭在瓦屋山镇市场内的巡回审判,村干部记忆犹新。
赵某某是市场里的猪肉摊主,顾客魏某某称自己买猪蹄时将145元付成了245元,赵某某表示就只收了145元。魏某某在抖音发视频,称“赵某某家卖肉缺斤短两”。赵某某称,视频发布后,猪肉摊生意大受影响。经当地派出所、居委会多次调解,魏某某仍不愿意删除视频。赵某某将魏某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公开道歉、删除视频、赔偿损失。
案件标的不大,却是市场摊主、周边群众特别关心的话题。周边群众纷纷前来旁听,现场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庭审结束后,大家还在热烈讨论。法庭干警“趁热打铁”发放普法资料,现场和大家摆起了学法“龙门阵”。
“这种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件,我们到纠纷发生地就地开庭,既方便群众诉讼,也能让老百姓见证司法、参与司法、感受司法。”杨龙表示。
“你远,我来!”
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
春来夏往,秋收冬藏
浮光掠影,四季更迭
干警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续写着
“大调解”发源地“枫桥经验”新篇章
而今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柳江法庭,将继续出发
原文链接:http://scfy.scssfw.gov.cn/article/detail/2025/06/id/88696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