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泸沽湖畔,响起美妙的司法协奏曲

时间:2025-10-28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

  犹如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更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关键节点

  而它的美

  正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为强化川滇两地环境资源跨区域司法保护力度,不断凝聚泸沽湖生态保护合力,六五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成铁中院(成都环境资源法庭)、昆铁中院(昆明环境资源法庭)、凉山中院、丽江中院携手在泸沽湖环湖区域开展“美丽中国我先行”系列活动,奏响美妙的司法协奏曲。

  

  

  巡回审判 两岸同频

  

  “现在开庭!”位于四川省盐源县的泸沽湖人民法庭内,成都环境资源法庭正在提级审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告单位及被告人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大量耕地严重毁坏。成都环境资源法庭审理后认为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并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当庭判处二被告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判处被告单位罚金并承担相应的生态修复责任。

  

  

  与此同时,湖对岸的宁蒗县泸沽湖旅游法庭内,昆明环境资源法庭正就一起涉林权纠纷的行政案件进行开庭审理。承办法官在庭审结束后结合案情向旁听群众深入讲解林权相关法律法规,强调合法使用林地的重要性以及遇到林权纠纷的正确维权途径。

  

  “一湖连川滇”,两地法庭以“同频庭审”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展示了司法守护泸沽湖山水人文的生动实践。“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巡回审判的形式,引导湖畔居民、游客树牢生态环保理念,引导各界力量齐心共绘生态环保‘同心圆’。”成都环境资源法庭相关负责人表示。

  

  联动普法 音声浪浪

  

  

  “在泸沽湖,我们所能看到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其实都是一个整体,他们不可避免的相互影响……”六月的里格半岛,湖光潋滟,青山如黛,川滇两地的法官们行走在湖边,联合开展一场独特的环湖普法。

  

  

  在环湖的各个流动普法点,他们与当地群众详细交谈,向经过的游客耐心讲解,结合非法捕捞、围湖造田、滥伐(盗伐)林木等典型案例为大家答疑解惑。“这趟旅行看了美景,竟然还学了知识!”普法活动得到了不少游客的点赞表扬。

  

  

  深入摩梭文化古村落,“家常式的普法”随处可见。法官们将环保理念融入当地村规民约,围绕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引导当地村民保护身边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从古村落文化中挖掘乡村振兴的“宝藏”。

  

  

  “泸沽湖是我们的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我们很爱这里,我会把今天学到的这些法律知识传递下去,让经过这里、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一起来保护它。”村民们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给予普法的法官回馈,欢声笑语回荡在湖光山色之间。

  

  

  

  泸沽湖的初夏

  微风轻起

  这些美妙的协奏曲还将继续

  它将见证着川滇两省

  “法护自然、共美共生”坚定步伐

  让环保理念如泸沽湖的水般浸润人心

  

  

  


原文链接:http://scfy.scssfw.gov.cn/article/detail/2025/06/id/886442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川滇法院建立泸沽湖生态环境与文旅融合司法协同保护机制

下一篇:“站”起来了!全国首个联合助残机制帮她圆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