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法院开展重阳节普法活动守护老年人权益保护
伴随着《上春山》的旋律,改编的反诈提示歌曲在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东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响起。
10月29日,重阳佳节,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携手北京房山法院联合开展“守护银龄 法暖夕阳”直播活动。通过街采听民声、模拟法庭释法理、反诈歌曲唱起来、手工活动迎重阳等环节,带领大家一起感悟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生动实践,体验法治守护和节日温情的双重关怀。
拉家常 听心声
“我以为是免费领东西,结果让我报名旅行团……”
“平时老接到推销的电话,卖房子、卖保健品啥的,好多都是骗人的!”
直播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东村村口,在这里邀请村口的老人出镜,拉了拉家常,聊了聊老人们的心里话。
针对老年朋友们关心的电信诈骗风险、免费活动陷阱、旅行隐患纠纷、赡养困惑难题等,房山法院长沟人民法庭副庭长刘学芹进行了一对一解答。
“听完法官讲的,我心里清楚多了,知道了什么时候该自己注意防范、什么时候该用法律武器维权!”
随后,刘学芹表示,今年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29周年,她从赡养扶助、财产保护、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带领广大老年网友了解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提示大家用好权益保障、安享幸福晚年。
“房山法院针对老年人权益保护,在辖区专门设立了法官工作站、普法驿站。”长沟人民法庭庭长苏银华介绍说,“我们定期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传,让老年朋友们和法官面对面问诊,在家门口就能够解决纠纷。”
观庭审 释法理
“现在开庭……”
随着镜头转到东村的文化活动中心,一场模拟法庭正在进行,现场50余名老年观众朋友旁听了庭审。两位村民分别饰演原告和被告,针对老人的赡养问题,双方激烈辩论。
“现在老伴卧床离不开人,我也得长期吃药,一个人照顾忙不过来,他不给钱就算了,也不回家看看……”
“我每月就挣四千块钱,你俩又不是没有养老金,还管我要赡养费、医疗费,还让我找保姆,我没钱……”
模拟法庭最后,长沟人民法庭法官刘婷婷根据双方收入情况、原告健康状况和实际生活需要等因素,酌情确定被告每月给付原告赡养费800元。
“子女不能以父母有收入来源或者以自己经济困难为由,不履行赡养义务。”刘婷婷现场释法,“如果父母有经济能力,可以适当减轻子女负担。如果子女经济条件有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赡养费用。”
法律有规,亲情无价。刘婷婷提示广大网友,子女赡养父母不仅是美德,更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迎重阳 防诈骗
活动现场,长沟人民法庭法官助理左尚昆还为现场的老年朋友们带来自己改编的反诈歌曲。
“晚风轻拂养老钱,骗局逐波翻……守在电话的这一端,有着骗局正上演……那是骗子张开网,将话术缓缓讲……直到民警揭穿骗局,我们才明白……”
伴随着老年朋友们熟悉的《外婆的澎湖湾》旋律,左尚昆边唱边提示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秘方、返利、免费、高回报等花言巧语,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再来一首!”应观众要求,伴着《上春山》的旋律,左尚昆和现场熟悉这首歌的阿姨一起轻唱起来。
“我就喜欢这种轻松的活动。”阿姨说,“你要是讲诈骗知识,我就听不下去,一说是唱歌,大家就都记住了!”
唱完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老人们在东村第一书记黄俊龙的带领下,做起了手工。
“我们村的精神文化活动还是很丰富的。”黄俊龙表示,“能成为咱们这次重阳节直播活动的主角,体验模拟法庭、学习防诈知识,老人们非常高兴。”
原文链接:https://bjgy.b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0/id/90453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院长论坛丨杨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 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