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普法学法 >正文

从“坐堂办案”到“源头共治”!西山区法院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助力构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协同体系

时间:2025-11-03 来源: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以理念转变为先导,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合力构建“前端综治中心分流、后端法院兜底化解”协同模式,促进综治中心解纷功能与法院审判职能高效互补,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治支撑。

  牢牢把握三大理念转变,重塑纠纷化解思路

  树牢“治未病”源头治理理念

  坚持非诉挺前,依托综治中心资源整合优势,将解纷关口前移至矛盾萌发、风险初现阶段。通过联动专业力量排查重点领域风险,提前识别合同履约、费用缴纳等潜在隐患;嵌入预防性法律制度,将规范引导贯穿债权纠纷签约、履约全流程,从源头降低矛盾升级概率,实现矛盾纠纷“未诉先解”。

  践行“多元协同”系统治理理念

  打破司法“单打独斗”格局,以综治中心为纽带,构建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协同解纷体系。聚焦金融、物业等纠纷高发领域,推动专业力量与行业资源向综治平台集聚;建立司法与行政、行业组织联动机制,形成“统一受理、集中调处、分工协作”合力;通过驻点团队常态化参与综治中心运作,搭建“分流—调解—兜底”框架,凝聚基层治理多元力量。

  秉持“司法为民”实质治理理念

  以满足群众“高效、便捷、低成本解纷”需求为导向,依托综治中心优化司法服务。简化纠纷处理流程,减轻当事人程序负担;兼顾企业实际,在司法措施中平衡权益保护与经营保障;聚焦执行实效,通过多元力量破解传统执行难题,确保纠纷化解符合程序规定,切实解决群众、企业实际问题,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积极融入综治中心建设,筑牢协同解纷基石

  强化解纷力量建设

  一是整合专业力量,将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调解员纳入立案庭、速裁法官团队,形成“调解组织先行调解+法官调解”模式,法官可委托调解员开展调解;二是推动市场化运作,探索调解组织市场化路径,完善与收入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调动调解员能动性,推动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三是加强能力赋能,依托“云南省公证调解示范实践基地”等三大平台,常态化开展培训,提升调解员法律素养与实务能力。

  促推物业金融纠纷化解

  针对金融、物业纠纷高发特点,在区综治中心挂牌“西山区金融物业纠纷一体化综合治理中心”,设置专门受理窗口,并安排工作人员值守,实现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调处”。主动对接辖区银行等金融机构,建议其在金融借款业务中,将“纠纷导入综治中心处理”纳入纠纷解决方式条款,并指导机构在催收环节向借款人释明条款及综治中心职能,引导纠纷优先通过综治平台化解。

  加强调解指导和司法确认

  组建“1名法官+1名书记员+26名调解员”驻点法官团队,入驻区综治中心参与调解,建立分流过滤与诉调对接机制。针对综治中心接收的纠纷案件,驻点团队开展法律评估。针对适宜调解的案件,引导案件当事人至调解组织处理;针对复杂案件,联动多部门协同处理。对调解成功案件,依当事人申请依法进行司法确认,实现“调解—司法确认”无缝衔接,强化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着眼矛盾纠纷前端化解,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

  创新金融纠纷“预查废”工作机制

  依托区金融物业纠纷一体化综合治理中心,根据金融机构申请,在诉前、诉中、执前核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对“已有被执行案件且无财产可供执行、已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情形,出具诉前《预查废证明》,供金融机构向监管机构核销呆账,从源头控制金融案件增量。

  创新“以保促调促执”工作机制

  以财产保全为抓手,在综治中心推动解纷与执行。调解阶段“以保促谈”促成和解;对涉诉企业用保全置换“松绑”,降低经营风险;综合资金解冻、执行和解等措施破解“执行难”,依托“执前和解中心”,以保全督促履行义务,引导问题解决在“执行前”。

  创新“赋强公证解纷”工作机制

  深化与云南省公证行业协会协作,推广“诉调对接+赋强公证”调解方式,将“赋强公证”融入债权纠纷全链条化解。联合省司法厅、省公证协会成立“调解+赋强公证示范实践基地”,今年以来通过该机制化解纠纷1000余起,助力赋强公证“云南经验”走深走实。

  

  注重矛盾纠纷后端化解,深入推进实质解纷

  优化诉调对接和繁简分流机制

  对综治中心调解未果且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西山区法院直接立案,实现“调解—审判”提速。调解笔录、证据材料直接移送至法院,避免重复提交。案件移送后,分调裁审中心按“诉讼标的额+事实复杂度”分类处置。简单案件由法官助理联合调解员就地化解,复杂案件移送至审判部门,压缩处理周期。

  探索不动产“带封处置”执行模式

  依据《关于推进不动产“带封处置”的工作方案(试行)》,创新“公证介入+资金提存+带封处置”三环执行模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今年4月,西山区法院在某公证债权文书执行案件中先行先试,依托综治中心多元力量,推动案涉房产完成产权转移登记,实现各方权益最大化。

  精准适用涉企失信惩戒举措

  坚持“依法惩戒与善意执行”结合,对企业失信被执行人实施差异化措施。定期清理屏蔽企业失信记录,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对无不良记录、有发展前景的困难企业,审慎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分期履行、和解等方式助其渡过难关;对已履行义务的民营企业,及时删除其失信记录,保障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下一步

  西山区法院将持续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建设

  构建“前端预防、中端调解、后端保障”

  全链条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s://fy.yngy.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4695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特邀力量”显真招,马关县法院助力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

下一篇:从书本到生活,会泽县法院普法新风润民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