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全会精神旗帜 践行司法使命担当——北京法院干警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科学擘画“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其中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部署,更是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北京法院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全市法院通过召开党组(扩大)会、支部学习会、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会等多种形式,组织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官干警全员学,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部署上来,凝聚起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强大奋进力量。
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找准司法服务的结合点与切入点,认真谋划服务保障“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举措,为服务保障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坚守为民初心,架起司法服务“连心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两次着重强调“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一鲜明要求为法院干警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划定了行动坐标、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法院干警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具体举措,用司法温情架起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
“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根本标准。”西城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秦学伟表示,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将聚焦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坚持“情、理、法”三维发力,以调促审、多元解纷,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是群众接触司法的“第一窗口”,也是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怀柔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王银龙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对待每一位当事人,既恪守法律底线,也注重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切实感受。房山法院执行局一级法官王得壮感言:“我们既要以零容忍的态度重拳打击隐匿财产、逃避执行等失信行为,织密信用惩戒网络,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又要持续深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的影响,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我们法官每年要办理很多案件,但是对于当事人而言,这每一起都是至关重要的,可能影响他的人生。”北京三中院未审庭副庭长杨夏表示,要把人民至上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善于从更高层次上进行社会性普法,遵循、引领主流价值,裁判时注重把法理、事理、情理讲清楚,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和温暖。
全会强调,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落实好企业帮扶政策”。北京一中院清破庭一级法官助理孙燕说:“我们办理的不仅是一个个案件,更是企业的期盼、职工的生计,关乎经营主体的生死存亡、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把司法为民宗旨融入每一份文书、每一次庭审、每一个调研中。”
全会指出,要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多渠道挖掘潜力,加强稳岗促就业工作,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大兴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张雪薇谈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紧紧抓住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在劳动争议审判中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秉持 “如我在诉”为民情怀,积极应对劳动争议案件新特点新挑战,聚焦矛盾源头化解与实质化解,努力实现政治、社会、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民事纠纷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落实全会‘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要求,就要搭建‘接地气’的解纷平台。”石景山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姚媛认为,落实“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就要打破法院“单打独斗”的办案模式,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的桥梁作用,实现法律刚性与群众需求柔性的结合。“今后,我将持续深化‘综治+法院’联动,用群众接受的方式处理每一起纠纷,让司法温度真正浸润人心。”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北京二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施忆表示,要紧扣首都功能定位,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涉未成年人纠纷预防化解新机制,以首善标准提升专业化水平,通过“圆桌审判”、社会观护、心理干预、家庭教育指导等特色机制,让司法裁判既守尺度,又有温度。
“少年司法不仅是裁判,更是‘塑心’,是通过法治力量为社会治理注入坚实支撑。”海淀法院温泉人民法庭少年审判庭庭长秦硕表示,将继续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矫治教育工作机制、搭建N次方家庭教育指导联动平台、探索学生欺凌与校园暴力预防计划等审判延审工作,回应全会“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求。
聚焦发展大局,当好高质量发展“护航员”
全会明确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为各行各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法院干警立足司法职能定位,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找准司法服务保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专业化司法实践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科学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基聚势,更为新时代金融工作锚定航向。作为首都金融法官,我深感使命在肩。”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二庭庭长丁宇翔表示,将以“如我在诉”的理念践行司法为民,精准审理每起金融案件,守护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深化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同联动,将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入审判实践,以专业化司法维护市场秩序。立足首都定位,以高质量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筑牢法治屏障。
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铭溪表示,将以互联网法院案件管辖范围调整为新起点,充分发挥专业审判优势,集中攻坚数据权益、人工智能、算法治理等新型、重点领域的前沿问题,力争形成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判决,以更高水平的司法服务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首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全会公报中10次提到“科技”,8次提及“创新”,2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一庭庭长周丽婷谈到,作为以保护创新为使命的知识产权法官,将聚焦主责主业,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加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追踪与研究,努力使司法裁判顺应创新发展需求。
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门头沟法院斋堂法庭(环境资源法庭)四级法官助理杨小博结合办案实践谈到:“我们办理的每一起环境资源案件都连接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在今后的审判工作中,我们要更注重生态修复责任的裁判与执行,为绿水青山筑牢司法保护屏障。”
“当前的时代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运用,既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密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刘珍君表示,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将坚持质量优先,注重效果,严格把握新业态、新领域、新型交易的经济纠纷与犯罪的界限,保持惩治知识产权犯罪的高压态势,运用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为经济社会添动能、促发展。
全会明确将推动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朝阳法院机关团委书记、民二庭法官周剑彬认为,落实到裁判工作中,就是要注重精准适用法律、以典型案例促治理,让企业感受法治营商环境。同时聚焦企业需求,护航新质生产力、激发民企活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锻造过硬队伍,培育法治建设“生力军”
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而奋斗。“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干警纷纷表示,将自觉增强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首都法院铁军,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首要一条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平谷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齐晓丹表示,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必须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司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全会以战略前瞻性和系统思维,为“十五五”时期发展确立了“路线图”和“施工图”,北京四中院督察室副主任范宗斌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锚定“肯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标准,培树干警优良作风,强化推动制度落实,以监督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
“面对 ‘十五五’ 时期刑事审判新要求,夯实业务能力是履职根基。”丰台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彭奕表示,要不断提升证据审查、法律适用和文书撰写能力。同时积极学习新型犯罪案件的特点和审理要点,协助法官落实庭审实质化要求,为刑事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作为纪检干部必须要落实主体责任。”通州法院机关纪委书记王宝荣表示,要严格监督执纪,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不断筑牢干警队伍公正、廉洁司法底线,为打造纪律严明、行为规范、作风优良的政法铁军贡献力量。
“筑牢忠诚之魂,聚焦干事创业,常怀为民之心。”昌平区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张焱表示,将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融入审判工作,带着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斗志,在速裁岗位上加速奔跑、履职尽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东城法院天坛人民法庭副庭长任毅结合援藏经历动情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继续发挥西藏与内地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法治社会建设奉献力量,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厚植法治文化,点亮信仰灯塔 “引航标”
司法文化是法治精神的重要载体,法治宣传是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北京法院干警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挖司法资源,创新宣传方式,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为司法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每一个鲜活案例都是司法文化的‘富矿’,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辩法析理,不仅是在厘清法律适用范围,更是在润物无声中传播司法文化。”延庆法院组宣组组长刘璐表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司法文化建设融入审判执行全过程,以活动为传播窗口,用文化“软实力”赋能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顺义法院政治部四级主任科员邰怡昕提出法治宣传“三路径”:以学铸魂,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宣传创新思路;以业固本,深挖审执案例资源,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载体,创作有深度、传播力的作品;以行淬火,深入基层洞察民意,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记录法官故事,让法治信仰融入群众生活。
从科技创新的法治保障到基层治理的协同发力,从金融市场的精准护航到民生一线的温情服务,北京法院干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司法职能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度融合,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使命。下一步,全市法院干警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继续深耕审判实践,务实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工作质效,以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都实践贡献司法力量。
原文链接:https://bjgy.b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11/id/907148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