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人民法院报》:拉近距离争取理解

时间:2022-09-03 来源: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湖南省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四级高级法官 肖碧兰

  一起涉及10名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终于调解成功,8.6万元工资款已全部支付到位,这块悬在我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了地。

  张某聘请刘某等10名农民工为其施工,工程完工后,张某承诺向刘某等10名农民工支付报酬,但张某并未按约履行支付义务。经刘某等多次催收,张某向刘某等出具了欠条,注明欠刘某等10名农民工工资8.6万元,并承诺年底全部付清。可付款日期已过,张某仍分文未付。

  我承办此案后,首先为10名农民工算了一笔账,8.6万元平均到每个人手里是8600元,这个数字在农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考虑到涉案人数较多,为了减少当事人诉累,我首先考虑调解结案,于是决定找刘某等原告方当事人。刘某等见到我身穿制服来到工地,纷纷放下手头的活,围拢过来,有的上前就问案子判了没有,有的担心钱拿不回来诉苦,有的说家里等着急用钱,催我赶快办理。大家七嘴八舌,焦急而迫切。

  此时,我感到平复原告方当事人的情绪是调解结案的重要环节。从大家的你言我语中,我发觉其中大多数当事人对法院办案流程并不熟悉。于是我先让大家安静下来,并表示会尽快办案,尽早让大家拿回血汗钱。

  虽然这个案子走的是绿色通道,适用了简易程序,但我还是将法院受理案件后的相关程序,向大家作了介绍,并就调解结案对当事人有利的方面进行了说明,同时也将宣判后,申请执行可能出现的情况详细地进行了讲解。通过说法明理,我感到拉近了与当事人的距离,争取得到他们对我工作的信任、理解和认可。

  接下来,我便将话题转到案情的具体细节上来。

  平复了原告方当事人的情绪,并收获了详细的一手信息,又有欠条为证据,为我做好被告方当事人的工作增添了信心。我找到张某后,对其采取“先理后法”的调解。

  “这个官司涉及10名农民工,更牵涉到10个农民家庭一家老小的生计,有你本人欠条为证,你官司打到哪里都是输啊。”直截了当一句话讲得张某面红耳赤,回不上话。我感觉到他心理上的变化,于是决定趁势紧追。我将判决后的强制执行、查封财产、冻结账户、影响公司信誉及后期运营等系列后果逐项罗列一遍,最终成功说服张某答应将所欠劳动报酬悉数支付给10名农民工,并约了签订调解协议的时间。

  “法官,法院办案不用开庭就帮我们解决了麻烦,真好啊。”签订调解协议那天,张某将8.6万元工资款悉数支付给了刘某等人。刘某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握紧我手的那一刻,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与当事人进行心与心沟通是调解成功的前提和关键。作为民事法官,我们应时常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换位思考、拉近距离,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这是保证调解顺利进行、实现服判息诉的有效方法。

  (李果陈凌云王荣/整理)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22-08/16/content_220030.htm?div=-1


原文链接:https://hunan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8/id/68876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人民法院报》:巡回审判零距离 保护耕地出重拳

下一篇:《人民法院报》:湖南炎陵一案件“代理人”与案外人被判罚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