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人民日报:保持竭诚为民的真心

时间:2022-09-10 来源: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人民日报》2022年09月06日第07版

  在审理家事案件时要情理法并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兼顾,保证案结事了,不留“后遗症”。

  妥善处理好家事纠纷,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学功底和较强的庭审驾驭能力,还需要学会聆听、洞悉人心、通达事理,依法判案的同时还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从事婚姻家事审判工作多年,有两个案件令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夏天,方某带着不满10岁的孩子来到法院。他和谢某结婚后,一直在建筑工地务工谋生,日子过得紧巴巴,夫妻二人难免产生矛盾。大闹一场后,谢某愤然离家,两年没有与家中联络。方某既要赚钱养家,又要照顾孩子,生活很困难。

  家事案件多为情感的纠葛、利益的纷争,案件背后是人生百态。在法庭上,当事人有压力和痛苦需要宣泄,先要耐心倾听,再寻找突破口。我从母亲的角度让谢某明白自己的义务,建议在安顿好孩子后再作出理智选择。

  在另一个案件中,身患重病的何某被丈夫张某起诉离婚。二人结婚已经二十载,育有一对儿女。后来,何某患病,张某便与其分居,切断了何某的经济来源,并多次起诉离婚。我帮他们回忆当初携手打拼、彼此守护的日子,试图让张某有所触动。更重要的是普法,让张某明白:夫妻不仅是有福同享,一方生病时,更应担负起扶养的义务。

  面对此类案件,如果单纯依法律条文裁判虽然容易,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严重的还会引发其他问题。经过我们细致耐心地协调,这两个案子都有了满意的结果,谢某回归了家庭,让孩子拥有了母爱;张某履行了应尽的义务,让爱人得到了照顾。

  家事案件关系当事人的人生,一个审判结果可能会让一个家庭分崩离析,也能让一段婚姻峰回路转。在案件审理中,即使对复杂案件偶有力不从心,我们都应保持竭诚为民的真心。法官在审理家事案件时要情理法并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兼顾,保证案结事了,不留“后遗症”。

  


原文链接:https://hubeig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9/id/690205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人民法院报》:侗寨围炉话反诈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督查组来鄂督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