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人民法院:将法槌敲响在校园深处 “模拟法庭”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庭审过程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促进校园法治教育的发展,增强学生法治观念,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近日,建三江人民法院联合建三江人民检察院走进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中学,开展了生动的“模拟法庭”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校园学生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情。
活动通过播放建三江人民法院宣传片,向学生们展现了法院的发展史和如今建设的新成果、新气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法院的日常工作,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法治的种子。
建三江人民法院和建三江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为在场学生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庭审演练,并对庭审过程进行逐一讲解说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期盼已久的“模拟法庭”终于拉开了序幕。
“砰!”“现在宣布开庭!” 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彻校园,“模拟法庭”正式开始。学生们穿上法袍、制服后,迅速投入到扮演的法庭角色中,对开庭审案进行了沉浸式体验。此次“模拟法庭”以真实的校园伤害案例改编,庭审过程中,“审判长”正襟危坐,严肃、规范地主持庭审;“公诉人”正义凛然,宣读起诉书时铿锵有力;“书记员”认真圆满地完成了庭审程序的衔接工作;“辩护人”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展现出了应有的辩护风采。
通过“沉浸式”体验开庭,学生们第一次感受到“法律人”肩上的责任与使命。逼真的场景、典型的案例、庄严的审判、生动的辩护,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案件的审判流程,也深刻体会到法律的神圣与庄严,真切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切实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活动目的。
“模拟法庭”结束后,建三江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以此次模拟庭审的校园伤害案件为例,为学生们讲解了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典型特点,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校领导表示,此次“模拟法庭”意义重大,是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新颖的普法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了校园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学生们表示,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成为真正的法官,为祖国和家乡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改变以往较为单一的普法宣传模式,这种寓教于乐的情景教育普法模式,引导性、趣味性、互动性强,让法律更贴近学生生活,使普法更见成效。下一步,建三江人民法院将继续联动,进一步拓展普法宣传阵地,创新普法宣传方式,积极发挥审判职能延伸作用,以实际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法治保护网。
原文链接:http://www.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583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