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法律服务结构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之三:合肥公证赋能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记者 周莹莹)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科里科气”的合肥将用暖心的公证服务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给力保护。12月26日,记者获悉,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合肥市司法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发挥公证职能作用加强公证服务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参与
《通知》指出,所谓“全链条”保护,就是发挥公证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作用,加强公证服务知识产权运用和转让许可、加强纠纷预防和调解公证服务等,为公证机构拓展和创新公证服务提供参考样式。
对权利人的创新创造进行及时全面的前置性保护,支持和引导公证机构积极为企业、科研院所和发明创造权利人的技术研发、技术改进等活动提供公证服务,保护技术创新。为企业新产品的委托开发或委托设计等活动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办理保密、竞业禁止等协议公证,防范新技术泄露和纠纷产生。预先保全商标“在先使用”证据,为当事人申请商标注册对抗抢注行为提供服务。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前的创作过程中提供全程公证服务。
加强对权利人以协议、遗嘱、赠与等方式使用、传承知识产权的公证服务,不断完善公证在知识产权的交易流转、财产继承和分割事务中的公证程序和方法,保障知识产权依法交易、分配、使用、继承。支持和引导公证机构在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和竞价拍卖等活动中主动作用,积极介入监督交易活动。积极办理知识产权转让许可、知识产权合作、知识产权入股等知识产权交易合同公证,协助当事人各方审查合同条款的合法性,保障相关合同资金安全使用和知识产权有效实施防范和减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
加强知识产权纠纷预防和调解公证服务。支持和引导公证机构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同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为知识产权融资增信,提高履约率,维护企业经营秩序和金融秩序。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工作,探索对有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
借力科技推动服务创新
在建立全方位护航机制建设上下好“先手棋”的同时,《通知》要求,合肥公证行业不断强化科技手段在公证领域的运用。
积极运用电子存证技术开展公证服务。在利用传统的录音、录像、拍照、截图等方式留存证据的同时,创新存证方式,合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与市司法局联合开发建设电子存证系统,为公证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存证业务提供技术保障。积极运用公证电子存证技术,对互联网上的知识产权有关数据进行固定、留存、收集、提取、传输,并存储在数据保管平台中,确保经公证的数据不会丢失,不可更改,实现网络证据保全公证“足不出户、随时办理”。
加强公证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建设。建立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取证模式,解决协同取证,异地取证的难题,实现自助申办公证。探索提供远程公证服务,允许权利人或相关人员使用公证机构的远程公证系统实时取证。
不断优化提升公证服务效能。公证机构要不断优化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的公证流程,对知识产权公证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审批、优先出证”服务,实现知识产权公证“好用、管用、快用”优质服务。同时,不断探索拓展时间戳、区块链、“智慧保管箱”等新型信息技术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新业务。
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知识产权公证服务是技术性强的专业服务,切实提高公证员知识产权公证服务的能力水平,成为当务之急。
《通知》指出,各公证处要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又具备互联网专业知识的公证员、公证员助理组成知识产权保护专业服务团队,重点研发和办理以知识产权为主的保全证据公证以及电子存证业务。公证人员要认真学习《商标法》《专利法》等知识产权实体法律法规,以及《民事诉讼法》和证据规则等程序性法律知识,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工具促进和实现公证效率的提高,提高公证服务质量。
为最大程度发挥公证职能作用,合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与市司法局拟共建合肥市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目的的公证机构服务作用;鼓励、支持在贸易试验区、科创园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区等重点园区设立“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就近、便捷为权利人提供知识产权公证服务。
稿件来源:2022年12月27日安徽法制报头版头条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mtbd/565818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