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热线电话搭建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记者王佳声
通讯员 张丽 刘智汇 报道
淄博讯 “我的案子手头有了新证据,想提交给王法官,怎么才能联系他?”“我有个案件上周申请撤诉了,诉讼费什么时候退给我?”清晨,一个个热线电话打进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淄博中院”)诉讼服务大厅12368热线接听中心,接线员紧张有序地倾听群众诉求。
听民声、解民忧,12368热线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司法信息公益服务号码,承担着诉讼咨询、案件查询、联系法官、信访投诉、意见建议等诸多功能,一头连着法院,一头连着群众,是“连心桥”,也是“晴雨表”,更是“听诊器”。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法院12368热线服务品质,提高12368热线工作效能,淄博中院深入推进12368热线“五化”建设,打破壁垒倾听群众需求,回应关切传递司法温情,多元解纷促进少讼无讼。2023年以来,已接听热线电话8241个,热线接通率、满意度均达100%。
为持续优化12368热线运行机制,加强12368热线能力建设,淄博中院制定了工作规范和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热线职能、来电处理流程及紧急特殊来电处理办法,细化话务质量评分等工作标准,推动实现群众来电“一门受理、一听即办、一管到底、一次办好”,热线运行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
“我从网上提交了立案申请,但被告知需到户籍所在地立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淄川区的王某焦急地问。“好的,您稍等,我们马上核实解决。”接线员接到王某电话后,立刻调查核实,得知王某的案件是因为管辖权原因需要到户籍地立案,工作人员马上联系王某,详细解释关于案件管辖的规定,并告诉王某已经联系昆仑法庭做好协调工作。仅用1个小时,接线员就顺利解决了王某的问题,这归功于热线解答知识库的建立。
淄博中院在全面梳理群众来电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热线解答知识库,接线员可直接调取知识库信息答复群众问题,大大提高了回复效率。
12368热线不仅承担着回复群众来电的功能,更是提升线下服务的“分析仪”,诉源治理的“助推器”。一方面,淄博中院开发12368平台“导诉登记”模块,全面收集来院人员信息、来访事宜及办理情况,并汇总至12368数据后台,经过分析汇总,助力提高诉讼服务大厅精细化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深度实施“12368热线+智慧法庭”联动模式,将12368诉源治理司法需求类工单办理与全市“E+智慧法庭”社会治理模式紧密结合,用1个热线激活全市的乡镇(街道)和网格,推动更多矛盾纠纷诉前化解。
原文链接:http://www.sdcourt.gov.cn/nwglpt/_2343835/_2532828/9315975/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