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三区分治 聚平安天峻建设合力

时间:2023-08-21 来源:青海司法行政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着眼健全制度、提升效能,对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那么,对一个人口2万多的小县城来说,如何做好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8月1日,由青海省委政法委主办、青海法治报社承办的“思想领航 法治护航新青海”海西行采访组一行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寻找答案。

  “我们一边推动一边完善,立足县情,今年总结出了坚持城区、牧区、矿区三区分类分层施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精网微格’把所有矛盾化解在初期,为平安天峻奠定基础。”天峻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晓珂拿着责任片区图表向记者介绍。

  “网片互补” 构建城区治理新格局

  什么是“网片互补”?“网片互补”怎么补?城区治理如何治?

  社区作为自治组织,管理和协调统筹功能相对较弱。按照“县委统领、社区主抓、单位负责”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模式,天峻县全县共划分13个网格、19个片区,由19名县级领导和49家责任单位包片,小区实行楼栋AB岗管理(A岗为辖区居民,B岗为责任单位干部),县域内街巷实行“街巷长制”(每条街巷配备1名城管执法责任人、1名派出所公安民警、1名环卫清扫保洁员、1名党员志愿者),确保网格划分全面覆盖、界限分明,管理不交叉重叠、不留空白,解决问题专人负责、快事快办。

  “比如,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1号片区是县城最难管理的片区,责任单位就是县委政法委,我就是负责1号片区的县级领导,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司法局局长党军负责1号片区的11至14号院,县委政法委工作人员曹元兴负责2号院。”刘晓珂介绍。

  为切实体会“网片管理”落地成效,当天,记者来到了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社区示范点——新源镇城西社区。

  “我们有7名网格员,11名片区负责人,实行网格员不定期巡查,片区专人负责工作机制。”新源镇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万玛多日杰介绍。

  在社区,记者参观了“糌粑调解室”,还了解了“全省优秀人民陪审员”肉巴、“全国优秀教师”吴宏、“全国道德模范”许显军等人的先进事迹。他们都是“网片互补”的重要力量。

  “‘网片互补’将责任细化,对小区管理、环境整治成效都有提升,在矛盾纠纷化解、为群众办实事方面也保证以最快速度解决,大大减少了社区的工作量。”万玛多日杰说。

  此外,天峻县将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枢纽,统筹整合司法、信访、公安等一线力量,联合民政、卫健委、城建等管理力量,加强对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录入,为精准化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按照网格负责常态化服务管理、片区负责重点工作协调推进模式,充分发挥联点领导、责任单位、网格员作用,打通党委政府与群众的直连通道,做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全力解决问题,在人员摸排、人员管控、维护稳定、环境整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晓珂说。

  “分片联治” 开启牧区治理新模式

  8月的天峻草原,处处散发着牧草的清香,吸引着成群的牛羊。在加快发展畜牧业、繁荣牧区经济和增加牧民收入的同时,牧区的治理至关重要。

  “天峻草原是海西地区最大的天然牧场,牧区地域辽阔,距离城区较远,加之牧民居住分散、信息不畅,有时开个会需提前一周通知,很多事得不到及时处理。所以,我们创新提出‘精网微格、分片联治’牧区治理工作模式,以5至10户为单位划分515个片区,不断完善‘村-网格-片区’治理架构。现在,牧民诉求有回应,安全隐患排查不缺位,有问题找片长,家家户户互相帮助成了牧区常态。”刘晓珂说。

  片长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扎实做好“片”内事。经常性对责任区内牧民开展上门走访,通过拉家常、送温暖、听民声,了解片区牧民生产生活情况,掌握网格、片区信息第一手资料,努力做到基本情况、重点人群、安全隐患、矛盾纠纷全掌握,当好信息“情报员”。在传达消息、反映情况时,用心用力筑牢群众与党委政府之间的“连心桥”,又是基层“联络员”。

  “当前正值汛期,雨水丰沛,前几日,发生了牧民的牛羊圈被冲情况,旁边的几户牧民第一时间前往帮忙,同时通知片长,片长再向上级求助,问题很快得到妥善处理。”刘晓珂举例说明。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片长发挥群众基础作用,对于基本事实清楚的矛盾纠纷采取就地调处;对于难以快速调处的纠纷协同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对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及时上报,协调相关部门合力调处,确保矛盾纠纷控制在网格内,化解在第一线。同时,走村入户对牧区常见山林土地、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进行普法,及时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引导牧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传播到草原深处、牧民心里。

  “5+X” 助推矿区治理新成效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天峻县以打造“生态保护和治理样板县”为牵引,积极融入国家、省、州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大局。

  天峻县着眼防控化解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产生的系列矛盾纠纷及风险隐患,建立“5+X”协调机制,成立木里矿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为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理保障。

  在木里镇,共划分6个网格、39个片区、25名网格员、39名片长,并组建以村为单位,4个村党支部书记为各矿责任人,矿区复绿区域周边相邻草场党员和牧户为管护员的复绿区域管护队伍,推动建立“网中有格、格中有片、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确保实现网格管理精细化、邻里守望护稳定、群众自治创平安的良好工作目标。

  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化解前沿阵地作用,采取“三个一”即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工作模式,对各类矛盾纠纷收集归类、协同指挥、分流转办、调处化解、跟踪督办。在管理中心牵头下,对正在调解的矛盾纠纷持续督促,已经稳控的矛盾纠纷定期跟踪,化解成功的矛盾纠纷收集归档;对疑难复杂纠纷,统筹司法行政、公安、法院、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法治力量,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攻坚解决,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提升工作质效。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着力强化国家安全战略要地功能,确保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精网微格”,分层施治,网格虽小,却连着每家每户。社区管得好不好、牧区服务是否周全、矿区矛盾是否解决,直接关系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天峻草原上,布哈河奔流不息,它盘山绕岭,蜿蜒曲折,静静地充盈着每一棵小草,哺育着每一只牛羊,润物细无声。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社会大局平稳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自然势所必至,水到渠成。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308/t20230821_1084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湟中区司法局海子沟司法所深入阿滩村开展青少年法治知识讲座

下一篇:当洛乡司法所:“帐篷党校”里的“法治宣讲”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