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法治日报】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

时间:2023-09-14 来源: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 记者姜东良 梁平妮
□ 通讯员 李兴盛
“瓜看好了,定金也交了,今天把瓜都摘了,你却说熟过了,不要了,难道让俺眼睁睁看着瓜烂了?”
“你昨天和俺说的就是这个价格,怎么今天说降就降?”
……
山东省寿光市是全国著名的“蔬菜之乡”,作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地,已经发展成千亿级的蔬菜产业集群。在这里,蔬菜瓜果类纠纷也十分常见。
“蔬菜产业极强的时令性,决定了这类案件办理的特殊性。如果纠纷处理不及时,大棚里、冷库里的菜可不等人,菜农就指望这个吃饭。”寿光市人民法院院长王永涛介绍说。
特色产业就用特色办法。对此,寿光法院依托稻田人民法庭成立了服务蔬菜产业的特色法庭——“蔬菜法庭”,打造“稻法蔬香”党建品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专业审判、深耕诉源治理,以司法之力服务蔬菜产业、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燕华是稻田法庭庭长,也是菜农们眼中的“名人”。今年6月底,寿光市上口镇的26户菜农来到该法庭,齐声要找燕华替他们寻回菜款、维护权益。
两年前,寿光市某蔬菜有限公司经营者林某多次向这些菜农收购蔬菜,欠下菜款多的有两万余元,少则八九百元,合计28万余元。两年间,菜农们多次追要菜款,林某都避而不见,公司也已注销。无奈之下,他们来到“蔬菜法庭”寻求帮助,想对林某提起诉讼。燕华了解情况后认为调解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经多方协调,林某与菜农们达成调解协议,法庭为双方出具了诉前调解书。
“对于涉蔬菜类案件,调解无疑是最高效的解纷方式。”燕华表示,“蔬菜法庭”立足维护菜农合法权益,通过对涉蔬菜类案件进行探索整合,完善专业化审判团队人员配置,开展专业化审判。“在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就第一时间立案、开庭,高质效审判,并督促执行。”燕华说。
实践中,“蔬菜法庭”携手辖区上百家果菜市场、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及综治网格等共建蔬菜调解“朋友圈”,探索出了“现场直调”“跨格联调”“一网共调”等调解模式,很多矛盾都直接被解决在了蔬菜大棚、批发市场。
“俺这个菜市场里很多都是三五十斤菜的小买卖,有纠纷了你要不及时给他调解,闹大了就得上法庭,耽误老百姓种棚!”稻田镇田马果菜市场副经理兼调解员田福华介绍说,与“蔬菜法庭”联手后,市场里每年调处的纠纷就有70多起。
“菜市场、合作社、综治网格的基层调解员发挥了很大作用,他们有的做调解工作已经十几年了,非常有经验,一大半涉蔬菜案件都能在诉前得到化解。”燕华说。
如果调解员遇到解答不了的专业法律问题,就会直接电话或视频连线法庭,由法庭提供专业法律辅导,如果问题复杂,法官就直奔现场。对诉前调解不成的,法庭会立即开展诉调对接工作。“案子确实比较急的,法官还会提前关注部分销售渠道,把工作做在前面,帮助菜农先将蔬菜、瓜果出售。”燕华说。
“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蔬菜法庭”把司法服务贯穿到蔬菜产业的全链条,选取涉蔬菜买卖合同等高发、频发纠纷,走进田间地头、蔬菜市场、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巡回审判,并现场开展判后答疑,专门就怎样规范蔬菜买卖、运输合同,以及如何留存证据、依法维权开展普法宣传。
燕华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针对审理中发现的菜农拿到的“欠条”不规范、维权难等问题,“蔬菜法庭”向市场监管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并制作菜农、收菜点、购菜商一式三联的标准“欠条”,明确欠款人信息以及蔬菜单价、数量等,既维护了菜农权益,也可以为审判固定证据。
据悉,2022年以来,稻田法庭专业审理或指导审理涉蔬菜纠纷487件,确权标的1200余万元,有力维护了菜农合法权益。
如今,针对寿光市各镇街的种植特色,寿光法院总结稻田“蔬菜法庭”的诉调经验,编发了涉蔬菜类案件审理规范,标准化指导寿光市涉蔬菜瓜果纠纷的解决,统一裁判、调解尺度,实现类案同判。
“我们以‘总店+连锁店’的模式,将‘蔬菜法庭’的模式、标准复制到其他法庭,通过各法庭之间信息数据和资源的共享对接,实现涉蔬菜类纠纷的高效化解。”王永涛介绍说。


原文链接:http://www.sdcourt.gov.cn/nwglpt/_2343835/_2532828/12937222/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下贡麻司法所组织召开人民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培训会

下一篇:【人民法院报】抓实司法建议 致力消解“未病”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