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海南州积极推行法治宣传教育“五+”新模式

时间:2023-11-05 来源:青海司法行政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海南州司法局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着眼解决普法质效不高,法治宣传深度广度不足等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创新法治宣传方式方法、开辟普法宣传新路径上下功夫,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法治需求。

  一是“法律知识+微电影”。聚焦群众需求,结合“八五”普法规划部署要求,通过“民生小故事”讲透“法治大道理”,推出以电信诈骗为题材的《诱惑》、酒驾主题《速度与恶运》微电影2部,微电影配以日常生活工作场景画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观众讲授了电信诈骗、酒后醉驾背后的法律问题和解决路径等相关的法律知识,及时在云藏藏文搜索平台、海南报微信平台、海南州电视台等新媒体发布,浏览量达55617人(次)。

  二是“法律知识+微动漫”。以民间借款、家庭暴力、电信诈骗、酒后驾驶、打架斗殴等紧贴群众需求的法律问题,制作藏汉双语普法微动漫5部,微动漫通过口语化解析,增强普法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让群众在轻松幽默的微动漫中get最新、最实用的法律知识点,浏览量达到50000余人(次),并在云藏藏文搜索平台宣传报道。同时,利用“掌上通”普法短信平台发布短信10万余条,民法典短信息10余万条。

  三是“法律知识+有奖竞答”。为进一步提高全州干部群众的法律知识,创新思维,从以往的被动式宣传逐步转向互动式宣传,通过微信有奖竞答,在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法律基本知识,提升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截至目前,已举办宪法知识、党内法规、社区矫正、行政复议等有奖竞答活动5期,浏览量达8万余人(次),参与人数累计达3万余人(次),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四是“法律知识+阵地建设”。把法治文化植根于整个社会中、孕育于群众生活中的理念,积极建设一批贴近实际,内容新颖、注重实用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全力推进海南州宪法馆的提档升级工作,先后建立青少年法治学习教育基地、党校学员法治学习教育基地、州直机关党员法治学习教育基地、领导干部宪法宣誓基地,青海省少先队员课外实践教育基地等法治宣传教育“金色”牌子。累计有85家单位,3.2万余人参观了宪法馆。投资100多万元,建成第二个海南州州级法治文化阵地——共和县高级中学法治文化长廊,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目前,全州已建成法治文化阵地共184个,覆盖率为80%。

  五是“法律知识+书本宣传”。结合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和“法律十进+N”、平安海南建设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深入机关、学校、寺院、企业等重点普法单位,引导干部群众、学生僧侣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目前,发放《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宪法漫画图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6万余册(本),解答法律咨询1420余人(次)。

  下一步,海南州司法局将认真总结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针对法治宣传深度、广度不足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举措,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认真执行好“八五”普法规划,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力谱写海南州“八五”普法工作的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311/t20231102_1111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城北区司法局:“打卡”法治文化体验馆 开启“沉浸式”学法之旅

下一篇:【法治日报】法官不仅要办好案还要讲好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