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青海省扎实推进“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取得实效

时间:2023-11-17 来源:青海司法行政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省民宗委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取得明显成效。

  着眼提质增效,主动施为强化支撑力

  

  修订出台《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着重解决宗教事务管理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将全省宗教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法规条文予以固化。通过发表评论员文章、专题座谈、培训班及法宣在线、干部网络学院、制作微动漫短片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提升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一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着眼统筹抓总,深入联动增强推动力

  制定出台“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实施意见、“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开展寺院法治宣传月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以佛教论坛、“卧尔兹”宣讲等活动为平台,宗教界代表人士带头讲法、现身说法,进村入寺宣讲政策法律知识。制定实施宗教教职人员培训中长期规划,建立省州县分级培训制度,通过集中授课、以会代训、学习考察等方式进行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三年来,组织宣讲组深入寺院3155座(次),累计召开各类法律知识宣讲会、座谈会2700余场(次),参加教职人员9.2万余人(次)、信教群众62.1万人(次),宣传覆盖面96.7%。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学法培训班410期,参加人数2.55万人(次)。共投入寺院法治宣传教育经费665.23万元。

  

  着眼提档升级,多措并举增强创新力

  创新宣传方式,摄制《远方的麦浪》《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治题材微电影微动漫。创新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建立学法用法激励机制,推动宗教事务管理法规规章的贯彻落实,首批命名20个“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寺观教堂”。启动第二批“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寺观教堂”创建命名工作,更新命名程序、考核测评、审批流程、动态管理等创建工作制度,该活动作为全国首创,纳入全省“八五”普法规划,是全省普法依法治理3个省级工作部门创建示范活动之一。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311/t20231115_1115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达日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宣讲会

下一篇:“八五”普法中期成果展示 | 海南州:立足实际 注重实效 全面建设法治宣传工作提质增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