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让胡路区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为落实省法院提出的“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和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要求,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2023年3月,大庆中院部署开展了全市人民法庭建设攻坚行动,制定了大庆市诉源治理示范人民法庭评选标准,从全市24个人民法庭、2个人民调解室中评选出5家诉源治理示范人民法庭(人民调解室)。经基层法院推荐、网络投票、评选工作领导小组考核,评定五湖新区人民法庭、友谊人民法庭、创业城人民法庭、胡吉吐莫人民法庭、新站人民法庭为“诉源治理示范人民法庭”。
今天一起走近
创业城人民法庭
为推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新时代法庭建设,大庆市让胡路区法院创业城法庭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立足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深耕诉源治理、优化司法服务、践行能动司法,切实提高人民法庭建设和服务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传承大庆精神
共建红色党建阵地
扎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沃土,以主题教育为牵动,创新服务审判方式,将党的建设与法庭建设有机衔接、紧密融合。
强化基层组织共建。与“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创业八社区共建共享党建阵地,发挥先进党组织的带动作用,创新利用各自优势,共抓党员教育、联手服务群众,将共建共享成效转化为助推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2023年,联合创业八社区开展党建活动2次,邀请社区参加“法庭开放日活动”3次,组织干警参加“社区开放日”2次,以党建凝聚为人民服务的强大合力。
践行司法为民初心。立足创业城辖区“油田老会战”居多的实际情况,创业城法庭紧盯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呼声,持续擦亮“创先、创优、创新、创业”“四创立业”品牌,激励党员干警在司法服务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优化法庭内设布局,立案大厅由三楼迁至一楼,针对“老会战”群体开设“老会战”通道、“老会战”窗口、“老会战”服务电话,提供预约上门服务、“老会战”优先服务等措施,为年迈、身体不便的“老会战”及其他特殊群众主动提供上门立案、送达、法律咨询等便民司法服务。
做实诉源治理
拓展“家门口”解纷阵地
积极推动诉源治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延展司法服务触角,推动每一个“最小单元”都能“呼叫”司法服务,助力提升基层末梢治理水平。
吹哨报道“解民忧”。深入推进“法官进网格”,法官与网格员“结对共建”,在十个社区均设立法官联络站,法庭干警全部加入社区网格微信群,推动实现“街乡吹哨,法庭报到”,第一时间掌握各类纠纷,提前介入。2023年4月,经社区人员预警,创业城法庭提前介入,有力平息了涉4个居住小区3645户居民联名撤换物业公司的群体性纠纷,取得“无讼效果”。
共建共治“聚合力”。2023年6月,法庭联合创业城街道办事处签署《诉源治理共建协议书》,合作深化诉源治理、推动多元解纷、开展法治活动,共建互联互通合作机制,根据辖区案件数据变化随时向街道通报相关情况,共同解决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积极提供法律指导,为辖区社区干部、网格员、调解员开展调解技能专题培训3期,参与人数200余人次,进一步夯实辖区基层治理法治基础,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为争创“无讼”社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供助力。
践行能动司法
打造多维度普法阵地
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精准化解案件背后深层次矛盾痛点,有效推动“办理一案”向“治理一片”转变。
一案止争“化纠纷”。紧盯群体性、类型化诉求,强化判后示范,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物业供热纠纷等群体性纠纷纳入“示范诉讼”范围,为批量纠纷提供“零成本”裁判样本。成功推动创业城辖区300余户居民与物业间纠纷实现“一案止争”,巧用“一案”的示范裁判化解批量纠纷,推动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司法建议“开良方”。围绕物业、供热等纠纷背后的共性、典型性问题,向涉事行业企业发出司法建议,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治理功能。2023年5月,围绕细化落实相关行业标准、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等,向辖区物业公司制发司法建议书,提出4条改进建议,物业公司回函予以全部采纳。
原文链接:http://www.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845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