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特别关注 >正文

法治日报丨深圳社区矫正监管筑牢社会稳定“安全墙”

时间:2024-04-12 来源:广东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自社区矫正法实施以来,深圳市社区矫正系统全面履行监督管理、教育帮扶职能,为全市安全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方面,深圳各区社区矫正中心和街道司法所通过不断提升规范执法能力和教育矫正质量,保证社区矫正对象从入矫到解矫整个流程不出纰漏。另一方面,深圳市司法局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通过打造“专门场所、专人专岗、24小时值守、全年无休”的运行模式,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全天候监管重点社矫对象,守牢社矫安全底线,推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迈向新台阶。

  社矫监管“不打烊”

  今年1月,深圳市司法局第三代社区矫正指挥中心揭牌仪式在深圳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举行。指挥中心打造“专门场所、专人专岗、24小时值守、全年无休”的运行模式,通过认真做好应急处置、线上巡查督查、信息综合、远程视频会见等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市、区、街道”三级社区矫正指挥体系。自运行以来,违规报警信息明显减少。指挥中心通过督促各区司法局和司法所及时跟进违规报警信息,全市未签到报警率已由原来的10%减少到6%。

  nEO_IMG_p1-法治日报丨深圳社区矫正监管筑牢社会稳定“安全墙” .jpg

  社区矫正中心报到大厅

  指挥中心每天安排2名以上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备勤,全天候监管重点社矫对象,有效降低安全风险隐患,守牢安全底线。

  打破信息化壁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圳社矫跨部门办案系统是深圳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利器”。该系统与深圳市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等政法机关横向联通,实现数据共享化、管理精准化、工作移动化、指挥智能化的“智慧矫正”建设新模式,是全省率先成功打造并实际运行的社区矫正跨部门办案系统,也是全省率先与公安机关互联互通社矫对象违法行为数据的系统,还是全国首个实现社区矫正线上出入境报备的系统。

  在常规功能基础上,该系统实现了社矫对象入矫案件在政法部门之间进行电子文书线上传递和数据交互,提高了文书流转精确性和便捷性,同时避免脱漏管案件的发生。

  此外,利用该系统实行网上报备之后,过去一个月的社区矫正对象出入境报备流程,缩短到最快1小时,实现了从“当月办”到“当天办”的飞跃,报备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构建多元帮扶体系

  各区社区矫正中心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排头兵”,肩负着对辖区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重任。

  nEO_IMG_p2-法治日报丨深圳社区矫正监管筑牢社会稳定“安全墙” .jpg

  福田区社区矫正中心

  其中,福田区社区矫正中心根据辖区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社矫之路。该中心致力于打造“心航计划”心理矫治品牌。完善“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模式,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差异化的心理矫治方案、定向化的团体心理活动。目前已为12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建立心理档案,回访300余人次,为5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提供艺术插花、音乐疗愈、戏剧沙龙等团体活动。

  nEO_IMG_p3-法治日报丨深圳社区矫正监管筑牢社会稳定“安全墙” .jpg

  举办就业培训讲座

  nEO_IMG_p4-法治日报丨深圳社区矫正监管筑牢社会稳定“安全墙” .jpg

  开展心理讲座活动

  福田区社区矫正中心还积极探索女性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新路径。设立全市首个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关爱驿站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吸纳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成立首支社区矫正巾帼志愿服务队,针对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教育矫治。目前已为200余名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法律咨询、就业帮扶、婚姻调解等教育帮扶活动。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4031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江门:以机制体制“软联通”拼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下一篇:广东社区矫正机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