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特别关注 >正文

当知识产权保护遇上非遗市集

时间:2024-05-01 来源: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我们家的非遗产品现在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口碑,但同时我也发现市场上有人假冒我家的产品,像这种情况,我该咋维权啊法官?”4月20日,在开封市开元广场的非遗市集上,一位非遗传承人看到前来普法的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法官,急忙上前咨询。

  

  活动现场。胡东霞摄

  “一方面您可以去行政机关投诉举报;另一方面,也可以留存好证据,准备好诉讼材料后向法院提起诉讼。宣传册上有知识产权侵权小案例,您可以参考下,有啥问题可以随时打我们的咨询电话。”法官和蔼地说。时值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组织知识产权法官走进该市非遗市集,围绕知识产权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提供“精准滴灌”式法律服务指导。

  活动现场,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地向在场群众介绍了龙亭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办理案件中的侵权产品等物证,通过“真假对比”“以案说法”的形式,介绍了知识产权和非物质文化保护相关法律规定,引导群众学习知识产权和非物质文化保护知识、树立创新理念、增强维权意识。

  

  活动现场。胡东霞摄

  当天,现场人潮涌动,群众热情高涨,龙亭区法院共向非遗经营者和群众发放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册100余册。对大家提出的法律问题,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耐心作了解答,获得了现场非遗经营者和群众的点赞和好评。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情感和共同记忆。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共有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8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非遗文化不断焕发新活力。做好非遗司法保护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开封市龙亭区人民法院自2022年5月以来,作为集中管辖开封市500万元以下知识产权案件的法院,持续加大对开封市非遗项目的司法保护力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非遗司法保护法治观念,推动人民群众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魅力的同时,共同守护开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与“魂”。

  文章出处:人民网    


原文链接:http://www.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97958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遂平法院:“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揭牌成立

下一篇:坚持强基导向 全面锻造司法警察铁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