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多面手”法官的乡村一天

时间:2024-06-19 来源: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雷河人民法庭庭长 李鹏程

  “上午我们去杨李村巡回开庭,有镇村干部参与‘庭审代训’,下午直接到隔壁的洪岗村排练法治小品,晚上开展法治夜校。行程比较紧,大家把东西都带好了,准备出发。”说完,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雷河人民法庭庭长李鹏程一脚油门,载着一车人开出了法庭大门……

  杨李村村支部书记老杨在村委会门口招呼着法庭一行人:“李庭长,我们村委班子听说你们要来开培训班,一大早就在这儿等着了。”

  李鹏程笑着拍了拍老杨的肩膀:“别着急啊,我们的‘庭审代训’是在庭审中培训,当事人都还没来呢,一时半会儿还开不了庭,我先给你们讲讲相关的法律知识点吧。”按照李鹏程设计的“庭审代训”培训程序,庭前普法正是培训的第一步,而后紧跟着庭审观摩、庭中评理、庭后调解、交流座谈,五个步骤组成了完整的“庭审代训”工作法。这个工作法是李鹏程针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少数”、排头尖兵——村干部们量身定制的“现场实战式”调解培训,深得基层干部的欢心。

  李鹏程向村干部们讲解案涉法律知识点时,当事人如期来到了村委会,案件按时开庭。庭审查明,杨李村的两名未成年人小周和小杨在打闹嬉戏时,因争抢圆珠笔致小周眼珠受伤,治疗花费两万余元。小周父母找到小杨奶奶时,小杨奶奶一口咬定是小周自己用笔戳伤了眼珠,而当时现场没有监控录像,双方带来的证人各执一词,案件一时陷入了僵局。

  好在,李鹏程还喊来了一些“帮手”。庭审辩论结束进入调解阶段后,村支部书记、治调主任、妇联主席等轮番上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对双方进行劝导,一会儿分别“背靠背”劝解,一会儿集中“面对面”协商,劝说双方以邻为友,互谅互让,各退一步。最终,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金额自愿达成和解并签署调解协议。

  小杨奶奶当场把和解金额通过手机转账交给了村支部书记老杨,“为我们这事忙活了一上午,你们也辛苦了。由你转交给对方我放心”。

  老杨笑了笑说:“法庭现在在给村干部们做法律培训,我们依法办事能力越来越强。以后有纠纷,先来村里解决,我们有信心能给你们解决好。”

  李鹏程笑呵呵地收好卷宗材料,跟村干部们打了声招呼,赶往下一站洪岗村。在那里,他要完成今天的第二项“大工程”——演戏。

  李鹏程发现,在一般的法治宣讲中,赠送鸡蛋、洗衣液等生活物品已难以勾起乡亲们参加活动的兴趣。为丰富拓展送法入乡的普法形式,提高乡亲们的参与度,李鹏程专门编排了一个普法小品《赡养》,作为法治夜校的“开胃菜”。

  小品讲述了多子女家庭的赡养矛盾,还穿插了婆媳矛盾、家庭教育失责等常见社会现象,内容丰富,普法教育性强。

  李鹏程一行到达洪岗村时已是下午三点,为保证演出质量,“演员们”又就地排练了两遍。不知不觉中,演出广场上就已经聚集了近百名乡亲。

  天色将晚,“大戏”拉开帷幕。

  “王二宝!你母亲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你就是这么对她的?以后你和大宝要怎么孝敬老母亲?”李鹏程说到动情处,指着饰演王二宝的书记员小高即兴来了一句。

  小高满头大汗,心里想着:庭长啊,剧本里赡养方案是“大宝”提出来的,我没背啊……

  李鹏程看着小高窘迫的样子,一下子明白了,顺着把话接过来,“这样吧,我提一个方案,你们看看能不能行”。

  小高松了口气,敢情李庭长演戏,全凭“法官的临场发挥”,完全不靠“演员的自我修养”啊。

  在“演员们”的有趣表演中,在乡亲们的连连笑声中,小品圆满结束。谢幕时,观众席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李鹏程一行启程返回时,天已经黑透了。

  这是李鹏程十年法庭工作中平凡的一天,也是他多年扎根基层的一个缩影。李鹏程相信,只要以创新思维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能动之姿投入诉源治理,终能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满足人民群众对平安稳定的需求和期待。

  

  


原文链接:http://hubeigy.hbfy.gov.cn/article/detail/2024/06/id/79879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奋斗吧!持续优化法治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下一篇:要闻┃主动汇报工作 自觉接受监督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