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交流发言摘登丨王树江:审判专业化建设和优秀审判人才培养 锻造高素质审判专业队伍 精准推进审判专业化建设

时间:2025-09-17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8月3日,《人民法院报》摘登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交流发言

  

  审判专业化建设和优秀审判人才培养

  

  锻造高素质审判专业队伍 精准推进审判专业化建设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王树江

  

  推进审判专业化是着眼国际竞争大局、基于法治建设全局、聚焦社会治理格局的必然选择,是关于为何培养、如何培养、培养什么的路径之问。

  

  我们从调研和问题出发,深入分析研判如何从需求侧把握审判专业化。专业化不能等同于精英化、小众化、模式化,应将其置于审判工作现代化中,客观分析其存在的差异性、均衡性、多元性特点。以四川为例,从地域看,既有超大城市成都,亟需擅长金融、涉外等领域的人才;也有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亟需懂民情、知民意、晓民俗的人才。从审级看,中基层法院承担绝大多数案件,重在定分止争,高级以上法院重在监督指导,对人才法律适用、创新破题能力各有侧重。从领域看,民商事、刑事等不同工作,对人才政策把握能力、应急处突能力要求不一。从分工看,既需要深耕某一领域的专才,也需要深入田间地头的通才,还需要发挥“头雁效应”的将才。

  

  面对专业化需求,供给侧存在诸多困境。一是路径依赖单一。二是人才引聚失衡。三是培养能力不足。

  

  面对这些现状和问题,我们深入思考中西部法院如何推进审判专业化建设,瞄准多元需求,对供给侧进行体系化重构,以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核心,以“青蓝、领军、青苗、常青”四大工程为载体,精准推进审判专业化建设。一是着眼综合性。实施“青蓝工程”,培养综合型人才。连续三年优选300名年轻干部,目前提拔使用已近80%。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80后”中层占比达66.3%,基层法院“80后”院长达49名。二是着眼业务性。开展“领军工程”,培养专业型人才。创新“集中培训+岗位锻炼+导师帮带”培养模式,选拔、培养、储备200名中青年审判领军人才。四川法院2025年百佳优秀庭审和百佳优秀裁判文书居全国第一、获奖论文数连续3年居全国前五。三是着眼梯次性。实施“青苗、常青”双青工程,全省优选100名退居二线的院领导、资深业务专家,与100名年轻干警“一对一”携手帮带。四是着眼均衡性。常态化开展援藏援彝,选派2100余名青蓝、领军人才和优秀骨干下派帮扶,民族地区法院与东部沿海法院结对共建,成都与凉山等法院互派人才。培训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培养双语法官345名。严格班子选用,倒逼以上率下提升学历和A证持有率。五是着眼长远性。着力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贵的精神气质、高雅的生活情趣,崇法、智慧、中立、清廉、矜谨、为民的“三高六质”法官。

  

  在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引”的方式再拓宽,探索跨省域遴选专业法官,细化从专家学者、律师中公开选拔专业法官配套制度,又探索“员额法官+行业专家”团队办案模式,健全专家型人民陪审员参审机制。二是“育”的路径再完善,建立跨省域上挂下派、跟岗锻炼机制,完善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原文链接:http://scfy.scssfw.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274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守护蓝天精灵丨四川法院鸟类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发布

下一篇:第五届全省审判业务专家拟授予人员名单公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