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今晚报】六旬子女“无力”赡养八旬父母 法官上门释法说理 被执行人尽己所能给付

时间:2025-10-28 来源: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近日,宝坻法院执行局的法官们带着刚执行到位的赡养款,踏上了为八旬老人送款上门的路。这场执行行动,让一起僵持许久的赡养费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年过八旬的杨某与田某老两口,本应安享晚年,却长期被赡养问题困扰。无奈之下,两位老人将子女诉至法院,期盼通过法律维护基本生活保障。法院依法判决,明确其两位子女需承担赡养义务,但判决生效后,赡养费却迟迟未能到位,老人的生活依旧举步维艰。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岳新琼第一时间启动线上线下联动机制:通过网络查控系统迅速冻结扣划了其中一名被执行人的部分财产。然而深入调查后,法官发现案件背后藏着更复杂的隐情——两位被执行人也已年过六旬,不仅对执行存在较强抵触情绪,其中一人还因经济条件较差,确实难以足额支付赡养费,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执行不能只靠强制,更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面对执行困局,宝坻法院执行局联合当事人所在地镇政府与所在村委会组建协调小组,法官与基层干部一起走村入户释法说理,通过多方温情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方案,在老人同意部分减免的情况下,被执行人尽己所能给付了赡养费。

  “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的现实困难,我们决定特事特办,将执行款送到老人手上。”在简朴的农家炕头前,法官现场指导两位老人办理相关手续,并将执行款郑重交到老人手上,本案圆满执行完毕。

  

  法官说法:

  老有所养,既是子女之责,亦是文明社会不可推卸的重量。作为宝坻法院8月集中执行活动中的一个缩影,此次周末执行行动,以法律之手缝合亲情裂缝,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注入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原文链接:https://tjfy.t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8/id/893198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人民法院报】天津:聚焦重点任务 推进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下一篇:【人民法院报】一名医生的陪审感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