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5年执结案件144.21万件 执行到位金额2458.24亿元 云南发布“十四五”期间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成绩单”
10月13日下午,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专场在昆明举行,省委政法委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共同发布“十四五”期间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成绩单”。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郑平出席发布会并回应媒体关切。
“十四五”期间,全省政法机关聚焦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系统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良性互动。5年来,全省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净化,重大矛盾风险有效防控,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全省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度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安全、公平、正义成为七彩云南更加鲜明的底色。
5年来,云南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如我在诉”理念贯穿执法司法实践,有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可感受、能认同的方式实现。坚持有案必立、严格审限、规范流程、均衡结案,开展“清积案·定分争”专项活动,今年1-8月,全省法院收案增长24.42%,法定审限内结案率 97.52%,高于全国均值3.11个百分点。今年7月,云南法院还作为全国第10个上线的省份,全面上线“全国法院统一办案办公平台”。上线后,云南法院将在“一张网”上实现数据全国联通、业务跨省协同、流程标准统一,进一步全面提升审判质效。
在综合治理破解“执行难”问题上,云南法院通过交叉执行、提级执行、执破融合、打击拒执犯罪、特殊主体被执行人专项清理等举措,执结案件144.2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458.24亿元。今年以来,云南法院在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中已移送拒执犯罪线索561人,公安机关立案217人,判处拒执犯罪18人。
5年来,聚焦生态环境重点领域,云南法院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3.24万件,审结3.14万件,创新环境司法保护机制,构建专业化环资审判组织体系,以公正司法守护绿美云南。2021年9月,昆明环境资源法庭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三家、西南地区首家集中管辖环资案件的法庭。2021年5月,省高院成功承办世界环境司法大会,大会通过的《昆明宣言》达成环境司法保护的国际共识,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贡献“云南法院智慧”。审结中国首例濒危野生动植物预防性公益诉讼案“云南绿孔雀案”,该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十大司法案例之首。妥善审理全国首例由“大象表演”引发的野生动物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倡导的“适度人象互动亦是和谐”理念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发布会上,省高院副院长郑平介绍,云南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线,牢牢把握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全国统一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体检表”功能定位,努力实现“指标运行好、办案质效好、群众感受好、服务发展好”目标,今年上半年,云南法院18项指标全部达标,其中17项优于全国平均值,是全国审判质效最好的5个省份之一。
原文链接:https://fy.yngy.gov.cn/article/detail/2025/10/id/901728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