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滴灌渗透 全域开花——大同市“八五”普法工作纪实

时间:2025-11-03 来源:山西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800余辆快递车化身流动“禁毒卫士”,车身张贴着醒目的禁毒宣传条幅穿行于大街小巷;近2000家网点驿站通过展示禁毒宣传挂图,向办理业务的群众普及毒品危害知识;粘贴在包裹上的禁毒提示标签,让拒毒理念随件直达用户……

  作为大同市“八五”普法工作的一大亮点,近日,由大同市公安局创新推出的“禁毒+寄递”融合治理模式,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仅仅是大同市“八五”普法实践的一个缩影,它折射出的是大同市不落俗套,敢于突破,全力在普法工作上精耕细作的专注,凸显出的是大同市紧盯时代、受众变化,深刻回答“普法如何更加深入人心”之问的从容与自信。

  靶向发力  服务提质

  面对“谁执法谁普法”这一“八五”普法的关键内容,大同市力求在常规动作上精益求精、自选动作上耳目一新。该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利用各类时间节点,大力开展本部门本系统相关的各类普法活动,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七进”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全市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推动形成齐抓共管“一盘棋”的普法格局。同时,深入推动旁听庭审,印发《大同市行政机关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工作实施办法》,切实规范现场旁听庭审工作,全市每年不定期组织各层级开展旁听庭审活动。特别是2024年,大同市组织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在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场旁听了行政案件庭审。

  结合普法对象学法用法方式的多元化,大同市适时调整普法宣传格局,力求做到“普法宣传喜闻乐见,受众群体了然于胸”。该市创新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编制干部法律考试题库,开发“大同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线上程序,涵盖154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原文,同步开发1万余道练习题。大同市司法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2024年度大同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市级全面依法治市管理平台,搭建起横向对接市直79家法治建设重点单位,纵向联络市开发区和10个县(区)的集成平台,形成一体运作、工作联动的良好格局。

  在线下,大同市组织各县(区)集中宣传宪法、民法典,常态化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年均宣传5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宪法文本3万余份。在线上,通过大同普法公众号年均发布各类普法宣传信息2000余条;大同普法抖音号年均发送普法短视频150余条,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年均发送法治宣传短信5万余条。各县(区)各部门开通本县(区)本部门的公众号、视频号,并积极上传各类普法信息,扩大了法治宣传的受众范围。

  大同市还将全市中小学法治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每周至少上一节法治课,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的目标基本实现。每年在全市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活动,连续两年组织“宪法小卫士”活动,年均参与人数达21万余人次。全市496所中小学(含公立幼儿园)共配备584名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

  巧用阵地  润物无声

  普法资源怎样实现集约化、普法方式如何呈现常态化、专项普法何以落实有序化……一系列事关“八五”普法成效的问题纷至沓来。大同市以阵地互融推进资源集约,以滴灌渗透推动方法常态,以推陈出新引深专项活动,真正使普法工作“全域开花”。

  大同市将法治元素融入广场、公园、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中,因地制宜建成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实现了每个县(区)、村(社区)都有法治文化阵地、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打造出了4县(区)沿“古长城遗址”法治宣传阵地。

  有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引导村(居)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依法维护权益、化解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8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8个。其次是在作品上发力,全市积极组织各单位拍摄普法短剧,参与各级法治微视频征集活动。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拍摄的《消防普法小课堂》在山西省2022年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平城区司法局运用网络直播主办访谈类普法栏目《司法所长说》;云冈区委政法委编排普法快板舞《司法花开春满园》;天镇县司法局编排小品《调解》、音乐快报、诗朗诵等法治节目20个,拍摄制作法治建设微电影,其中《团圆》《法缘》《一路有我》荣获省、市微电影微动漫征集展播优秀奖。

  多点开花  深入人心

  

  一直以来,大同市依托普法大格局,推行实践式普法,全市建成大同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积极推进市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与国内高端法治智库合作,连续3年联合第三方高校对县(区)政府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评议通报,创新开展普法效果评估、法治政府透明度调查,对各县(区)普法工作和政务公开情况进行专项测评。持续优化“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加快“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提质扩容,出台《关于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延伸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11项制度,开展关爱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专项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0万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00余件,“12348”热线共提供免费咨询7万余人次。2023年以来,大同市深入开展律师事务所与基层司法所“所所对接”活动,“所所”联合开展法治宣传100余场次,举办法律讲座60余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依托“法律明白人”推行渗透式普法,全市推进农村(社区)“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法律明白人”线上线下培训,在日常生活中依托“法律明白人”适时进行法治理念的宣传,增强群众依法办事的信念感。目前,全市共有“法律明白人”8922人,村(社区)“法律明白人”覆盖率达到100%。

  此外,大同市以“平城法治论坛”为契机,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月活动。2023年8月,该市组织召开首届平城法治论坛,进一步深挖北魏法治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形成每年召开的常态化。大同市司法局联合市电影公司,开拓“公益电影+普法宣传”融合发展模式,开展“光影照乡村普法惠民生”电影下乡活动,覆盖全市1426个行政村、社区及12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等区域,打通了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

  

  (来源:山西法治报)

  


原文链接:http://sft.shanxi.gov.cn/zwyw_20182/jcdt/202510/t20251024_99819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和顺老宋调解工作室纪事

下一篇:丰满区司法局开展“法治进乡村”主题文艺演出活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