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举案说法 >正文

保康:多维度延伸基层行政执法监督触角

时间:2025-11-03 来源:湖北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近年来,为高效推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保康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以“三个聚焦”精准发力,多维度延伸基层监督触角,全方位提升法治保康建设水平。

  一、聚焦强基赋能,以“三度”筑牢法治根基

  一是队伍领跑“有速度”。在全市率先挂牌成立“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局”,率先配备了公章、公车、服装,在11个司法所挂牌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办公室,制定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制度并上墙。对全县执法人员严把“四关”,即身份关、审验关、培训关、考试关,建立执法证件的“一查二筛三比对”动态调整管理机制,今年全县新增执法人员141人,队伍力量不断壮大。制定《保康县行政执法队伍全员轮训实施方案》,每年组织全县执法人员“大学习”和资格考试,执法能力显著提升。全县执法监督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全线领跑,超前布局。

  二是系统谋划“有高度”。制定《保康县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探索构建“司法行政+执法部门+乡镇”联动监督体系,整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法制审核部门、乡镇司法所三方资源,形成上下联动监督格局。出台《保康县县乡(镇)两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权责清单(试行)》,明确由司法所负责乡镇执法监督工作,以“监督+发展+服务”高质量监督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是躬耕基层“有深度”。探索乡镇综合执法中心建设,在全县11个乡镇成立综合执法中心,从县直执法部门选派30名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下沉乡镇,强化乡镇执法队伍力量。为精准衔接乡镇执法事项,让乡镇综合执法中心真正“接得住”“能胜任”,保康县组建工作专班深入乡镇、相关执法部门调研执法现状,深刻剖析乡镇综合执法中心体制建设的难点堵点,对合理的赋权清单进行梳理研究,研判形成的调研文章《基层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在2025年法治湖北第二期刊发。

  二、聚焦监督实效,以“三点”嵌牢监督体系

  一是以建章立制为发力点,构建了执法监督的“指挥棒”。紧扣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群腐集中整治及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任务目标,制定《保康县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形成县委县政府牵头抓总、司法局具体指导、执法部门联动配合的大格局,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筑牢组织保障。先后出台《保康县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任务清单》《保康县涉企行政检查备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全县依法行政水平的具体措施》等制度文件,确保执法监督长效机制全面准确。

  二是以案件评查为切入点,引领了依法行政的“风向标”。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展2025年涉企案卷评查工作,对市场监管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等16个重点部门涉企执法案件进行评查,重点围绕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和“四乱”等突出问题开展案评工作。今年共评查涉企执法案件483件,对不合格案件和突出问题点对点制发54份《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建议书》,通过案件评查,对执法部门进行“全面体检”“精准把脉”和“固本培元”,切实深化公正文明执法理念,稳固提升执法质效。

  三是以问题线索为关键点,织密了全面监督的“防护网”。为找准涉企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多维触角收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保康县坚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以公开透明公信力推动执法监督走深走实。整合法治督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多方资源,建立保康县行政执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收集法治督察中发现的涉企执法问题线索、涉企行政复议纠错案件以及涉企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拓展涉企案件来源渠道。公开《保康县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在政府网站上公示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投诉举报方式,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通过全面梳理排查,督促各部门整改问题88个,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17件,各相关部门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人数32人。

  三、聚焦民生实事,以“三力”把牢服务主线

  一是源头减频释压力。全面落实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的十项措施,在全市率先完成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全县30个执法部门及乡镇公布了专项检查计划、频次上限等相关内容,全面推行执法检查备案管理制度、“不见面检查”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检查机制。今年以来,全县“一业一查”8次,“综合查一次”“一表通查”104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降低78.69%,切实为企业“松绑解负”,助力企业“轻装快跑”。

  二是柔性执法激活力。保康县探索推进“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执法新模式,自创建以来,全县累计办理“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案件336件,以柔性执法释放执法善意、以善意文明激发市场活力。全面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坚持涉企案件“先评后办”“边评边办”,规范行政裁量权适用准则,在合法合理的框架内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可持续经营的环境预期,全县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向优发展。

  三是社会监督添动力。探索法治护企“企业联系点”,畅通企业问题反馈渠道,在保康楚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设立监督联系点,选聘6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精准、有效、便捷的服务保障。同时,保康县借“法治体检”之机,组织专班深入多家企业开展涉企执法监督专项调查问卷30余次,发放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手册2000余份,畅通企业问题反馈渠道,以社会监督“小切口”,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发展”。

  保康县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始终坚持在大事上做精、小事上做实、实事上做细,深耕细作,从实处发力,向深处扎根,多维度延伸基层监督触角,让执法监督工作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全方位提升法治保康建设水平。


原文链接:http://sft.hubei.gov.cn/fbjd/sjhc/202510/t20251022_579586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滁州市深入开展社区矫正法施行五周年宣传工作​

下一篇:江陵:监地携手筑根基 企业基地暖归途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