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国家政讯 >正文

将法治种子扎根乡土

时间:2025-11-03 来源:陕西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西部法治报 2025年10月28日02版

  “司法局到底是干啥的?”

  这个问题,曾是他们拍摄第一条短视频的主题,也道出了普法工作与大众之间的那层隔膜。“叔叔阿姨,这是新手册,扫这个码,法律问题随时问!”10月17日,在蓝田县焦岱镇喧闹的集市上,一群“蓝制服”穿梭的身影,成为了对这个问题最鲜活的回应。这群“蓝制服”就是蓝田县司法局普法宣传生力军——“司小宣”。这也是蓝田县落地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生动缩影。

  镜头里的法治新声

  “最初就是试着用手机拍了一期司法干警值守的视频,没想到在平台的自然流量就达到了16万。”蓝田县司法局宣传科科长岳娟回忆这段经历时依然充满感慨。正是这次探索,让岳娟意识到,普法工作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用新形式讲好法治故事。

  2022年3月9日,第一条正式短视频《司法局到底是干啥的》发布,简单朴实的问答形式意外收获了近4万点击量。“很多人说不知道司法局具体是做什么的,这个视频正好回答了他们的疑问。”岳娟表示,从那时起,“司小宣”这个亲切的名字开始走进群众的视野,完成了从传统宣传到新媒体阵地的关键一跃。

  如今,蓝田县司法局“司小宣”普法宣传队已累计创作了《交通安全歌》《逃学》《民法典护企新篇章》等100余期有温度、接地气的快板作品,多次打造出播放量数万的爆款视频,总播放量持续增长。

  “司小宣”的探索,也助推了全县普法工作的创新。今年以来,蓝田县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交车车载媒体等平台开展法治宣传,全年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00余场,发放宣传物料3500余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宣传讲出了新意。

  扎根乡土的服务队

  “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带十”,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在蓝田县,它们不仅代表着各地农历逢集规律,更是“司小宣”精准普法的工作指南。每逢焦岱镇逢三六九的集市日,宣传队员们便化身“流动普法摊”,深入到每个集市开展宣传工作。

  “我们普法的内容要紧跟农时农事。”岳娟表示,“当前非法穿越的话题大家很关注,我们就结合徒步风险和保护野生鸟类等最新政策和案例,向群众宣讲《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随着村“两委”换届临近,他们又提前准备发放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宣传册,引导村民依法有序参选,为乡村振兴筑牢组织基础。

  而最让群众感到新鲜的,要数遍布社区广场、田间地头的“普法茶摊”。一壶热茶、几张桌椅,就搭建起一个温馨的法治文化空间。“您喝茶,这边请,这是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亲切的招呼声中,法律知识悄然入心。

  从集市上的流动摊点到田间的固定茶摊,“司小宣”的服务始终围绕着乡亲们的需求打转。群众逢集,他们就来“出摊”;乡亲们爱喝茶闲聊,他们就开起“普法茶摊”。这种服务看似寻常,实则用心,把普法从刻板的“任务”变成了应需而来的“陪伴”。法律不再仅仅是纸上的条文,更是融入柴米油盐、田间地头的实在帮助。

  护航成长的播种者

  “司小宣”的成员们深知,普法不应止步于街巷阡陌,更要走进孕育未来的校园。面对好奇心强、辨别力仍在发展中的青少年,他们摒弃了刻板说教,化身“故事大王”与“游戏策划师”,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严肃条文,巧妙融入了校园欺凌情景剧和网络诈骗模拟法庭。

  “太有意思了,就像看剧一样,学到了好多保护自己的方法!”5月21日,蓝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的一名同学在观看情景剧后兴奋地说道。对“司小宣”而言,孩子们脸上的专注与笑容,比任何数据都更生动地印证了“情景化普法”的成效。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用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法律——这是“司小宣”始终遵循的工作理念。一颗法治的种子,既能在稚嫩的心灵中发芽,又能在淳朴的乡土间扎根。与其说他们在“普法”,不如说他们在陪伴一方水土,帮助群众养成一种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生活方式。法律,就这样悄悄融进了日子,守护着生活的踏实与晴朗。


原文链接:https://sft.shaanxi.gov.cn/sy/bmdt/gzdt/202510/t20251029_35795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划重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重要提法

下一篇:陕西省司法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