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到来忆儿事
光阴似箭,又是一年“六一”到,身边却没了该过节的人。
当年,只晓得满怀激情地大声背诵“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并不解其意,如今,真的是两鬓斑白空叹息:怎么连儿子都已经过了欢度“六一”的年龄了呢?
不由得回忆起儿子小时种种趣事。
有一次,儿子去朋友家里玩,朋友问他:“腾腾,吃点心不?”
腾腾很迅速地回答:“不吃!”
按常理,这时候大人应该再客气一下:“没事,吃吧。”那么,孩子就可以愉快地接受了。但朋友突然卖了个关子,没按常理出牌:“真的不想吃,还是假的不想吃?”
结果儿子愣了一下,赶紧回答“假的不想吃……”
还有一次,为了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我们逗他把手里的饼干分享给大家尝尝。正确的剧情应该是饼干送到,假装咬一下,“哎呀,腾腾真乖,谢谢,你吃吧。”于是,这饼干原封不动又回来了。但那次,他把饼干送到我嘴里的时候,没成想,我没把握好,一口便把饼干咬掉了一半,这下可坏了,儿子拿着半块饼干,看看我,再看看饼干,一脸的懵圈:这啥情况?眼看儿子要变脸,我赶紧说,“腾腾真大方,饼干真好吃,再奖励一个!”儿子这才忍住眼泪,现在想想,那憋屈劲儿还想笑。
又想起儿子三岁的时候,由于他是六月份出生的,所以我们早早地就给他穿上了封档裤。那次带他去郑州看叔叔,叔叔的邻居看他可爱,逗他:“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他毫不犹豫说:“男孩!”
邻居故意怀疑地追问:“我不信,你长得像女孩一样!”
这时,儿子犹豫了,只见他思考片刻,把裤子一脱:“看,我是男孩!”
瞬间把周围的人笑翻。
记得他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跟同学比,谁去过的地方多,他突然来个,“我去过挂林,你去过没?!”
他同学没了反应,我在一旁也楞了,“挂林”是哪里?儿子得意了:“没去过吧,挂林山水甲天下,我在我妈妈肚子里就去过了”。好嘛,原来是这个挂林(桂林)!真是童言无忌。
唉,白驹过隙,如今,儿子在遥远的宁夏戍边,两鬓已染白的我现在只能遥望宁夏,回忆儿子的童年趣事,感叹咋滴儿子就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了。
“六一节”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过往,但心中的“六一”却永久留存。
(作者林青是河南省豫西监狱民警)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whgc/wyfh/202106/t20210604_63512.html
上一篇:大凉山的青爸爸
下一篇:调解“小纠纷” 营造“大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