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法制网】安徽法院“庭所共建”推动治理升级

时间:2021-08-21 来源:安徽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赵婕 范天娇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是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的又一项重大功能,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独特优势,紧扣市域、县域治理需求,健全覆盖城乡的司法服务网络,积极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这是2021年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对法院系统提出的要求。

  据《法治日报》记者了解,针对市域、县域治理需求,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创新“庭所共建”模式,发挥人民法庭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

  安徽省法院共设立742个法官工作室、工作联络站,608个巡回审判点,织密“庭所站点”联动的市域社会治理网络,推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

  “庭所共建”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1月至今年6月,安徽全省人民法庭参与司法所、派出所、法律服务所等调解纠纷71121件,庭所联合调解案件22032件。

  安徽高院与省司法厅出台加强诉调对接工作规定,在人民法庭建立201个诉调对接工作站、113个人民调解工作室,857名调解员入驻。同时,人民法庭主动参与司法所、派出所调解劳务、家事、道交等案件,委托司法所对买卖、借贷等经济纠纷先行调解。

  2021年4月9日,合肥市经开区报业园小区物业公司以业主拖欠物业费为由将该小区近300户业主诉至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

  “为妥善化解双方矛盾,减少当事人诉累,我们5名干警与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芙蓉社区、书香居委会、报业园小区业主委员会共同开展联动调解。”开发区法院明珠法庭干警说,通过“门诊式”一对一调解,以“唠家常”的方式与业主沟通,让业主放下抵触情绪,同时针对物业公司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就物业费予以不同程度减免给出建议。

  经过3小时的协调,当天共有48户业主与物业公司达成和解,并当场缴清物业费,大家对“法官进网格”诉前化解纠纷、为群众办实事表示赞许。

  此外,安徽高院还先后与省工商联等16个省直单位、55家综治成员单位联合出台诉调对接工作意见,推动省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将“万人成讼率”和“无讼村(社区)”创建纳入全省平安建设考核。2020年,全省法院诉前调解案件331942件、占一审民商事案件的54.9%,全省民商事案件“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市域既是重大社会矛盾风险的产生地、集聚地,也是化解重大矛盾风险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影响最小的“缓冲区”和“调节器”。

  安徽省法院还充分发挥基层法院、人民法庭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方式的平台作用,加强调解工作指导,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全面激发了市域社会治理活力。

  稿件来源:2021年8月19日法制网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mtbd/55861211.html

上一篇:【安徽法制报】我省行政立法有了“操作准绳”

下一篇:【安徽法制报】“三农”普法超市续力新时代乡村建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