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全省各地公证机构打造暖心公证服务
法治安徽网讯 一次办结、上门服务、远程办理……点点滴滴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公证服务更便民。8月24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今年以来,我省各地公证机构以民意为导向,把亲民爱民助民初心落实到职能中,打造有温度的公证服务。
公证调解助网络主播讨薪
3月8日正值妇女节,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诉调中心来了十几位年轻女子,大家围着六安市皋翔公证处派驻在这里的调解员常铃钰七嘴八舌诉起苦来。经了解,这些女子是六安播客文化传播公司(以下简称“播客公司”)的员工,总共13人,日常从事网络直播工作。截至2020年12月,这13名网络主播被拖欠工资总计近6万元。该案前期经六安市裕安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处理,播客公司承诺于2021年2月6日前付清欠薪,但到付款期限后却没有了下文。后来,她们打听到播客公司正在申请破产清算,担心自己的工资没有着落,就到法院起诉要求公司支付欠薪。
考虑到案件标的不大,且双方对事实没有争议,法院立案庭法官建议引入公证人员进行诉前调解,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调解员常铃钰接手案件后,与播客公司法定代表人取得了联系,约定双方于3月16日进行一次现场调解。
调解当日,常铃钰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说理释法,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播客公司在接下来的4个月中,每个月各支付欠薪的25%。六安市金安区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赋予了强制执行效力,为讨薪人送上了“定心丸”。
上门服务解老人继承难题
“公证员,我想请问下,我这个情况还能不能办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3月29日,余某到宿松县公证处驻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咨询。
当事人余某称,其与前夫吴某于2018年离婚,育有两个年幼的儿子,吴某父母均健在。吴某去年意外身亡后,留下一笔2.5万元的银行存款。吴某父母及婚生子作为继承人,因没有密码无法取出存款,到公证处办理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前不久,吴某父亲在家里又发现一张吴某的银行卡,去银行查询后得知卡内有存款3万多元。余某虽没有继承人资格,但其作为婚生子的监护人,特地过来咨询办证事宜。
根据相关规定,公证机构办理小额遗产继承公证累计数额不超过人民币5万元。鉴于吴某遗留的存款数额已经超过5万元,公证员向余某解释不能再按照小额遗产继承公证来办理,只能办理一般的继承权公证。所以,这一次所有健在的继承人应当一同到办证现场。
余某听后很是为难,因为吴某的母亲李某某患病卧床在家。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公证员决定为李某某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4月上旬,公证员驱车至李某某家中办理了相关手续,又马不停蹄赶回公证处,加班加点为当事人出具了公证书。
“只跑一次”办好涉外公证
“没想到办出国公证这么方便,公证处还为我代办了领事认证,省去了很多麻烦。”铜陵市民高某某为“提速”的公证服务点赞。
高某某是一名大学教师,今年初要前往菲律宾留学,遂来到铜陵市衡平公证处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学位证书、成绩单公证。按照要求,上述公证书出具后,仍需要办理认证手续。为落实“最多跑一次”的服务要求,衡平公证处主动与省外事办沟通,开展领事认证代办服务,由公证处直接向省外事办提交认证材料,代理完成认证。如此一来,高某某不用再“往返跑”,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只跑一次,一次办好。衡平公证处领事认证代办业务的开展,提升了涉外公证书认证效率,有效解决了公证当事人“往返跑”的问题,方便了群众和企业,促进了对外交流与往来。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稿件来源:2021年8月27日法治安徽网
原文链接:https://sft.ah.gov.cn/zhzx/mtbd/558738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