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文山州“五步移动”,做好易地搬迁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时间:2022-05-30 来源:云南司法行政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文山州司法局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安置区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以“五步移动”工作措施,坚持人民群众移动到哪里,公共法律服务就跟到哪里,有效推动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移动思想高地 精准施策。文山州各地司法局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公共法律服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转变思想观念,紧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加强调查研究,积极与发改、扶贫、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对群众的难点、堵点问题,实行“一地一策、一户一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共同抓好落实、落地见效。

  移动服务阵地 精准着力。及时将公共法律服务移动到扶贫搬迁人口集中安置区建设,通过实体、热线、网络平台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服务。全州在安置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165个,建立服务微信公众号88个,铺设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88台,办理法律服务事项898件。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安置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

  移动调解方阵 精准解难。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积极组织村级人民调解组织对安置区可能会引发的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问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矛盾不上交。全州在易地搬迁安置区组建73个人民调解委员会,34个调解室,404名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147名,为安置区提供公益法律服务422件,调解涉易地扶贫搬迁矛盾纠纷169件。

  移动宣传队伍 精准普法。及时将安置区作为法治宣传的主战场,安排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到安置区开展法治宣传。以三八节、劳动节、建党节、重阳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为契机,通过村级小广播、宣传栏、抖音、微信群及各种媒体、信息平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法律法规进安置区活动。

  移动法治文化阵地 精准教育。在安置区建设法治文化广场8个,法治文化长廊22个,法治宣传大喇叭118个,法治图书角67个,其他法治宣传设置89个,让广大群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入脑入心。建立民主法治示范村9个,培养法律明白人1732人,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96户,增强群防群治、自我教育的能力。

  



原文链接:http://sft.yn.gov.cn/xwzxx/375361.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云南省公证协会印发《办理低值农用车继承公证的业务指引》

下一篇:省司法厅召开第9次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