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牢记嘱托 砥砺作为丨行稳致远 守正创新 吉林法院书写司法改革新篇章

时间:2022-07-15 来源: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司法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中居于重要地位,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司法责任体系压紧压实,诉讼服务模式推陈出新,智慧法院创新亮点频出……近年来,吉林法院坚持把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抓手,锐意创新,攻坚克难,一项项改革落地见效,审判机制模式不断革新,书写了吉林法院司法改革的新篇章。

  

  强化监管 推动司法责任体系落地落实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也是必须牢牢牵住的“牛鼻子”。吉林高院以建立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坚持制度、平台、机制“三维”联动,密集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开发院庭长监督管理平台,率先在全国法院实行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履职评价长效机制,推动司法责任体系有效落地落实。

  ——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完善审判权力制约监督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意见(试行)》,修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专业法官会议工作规则》《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系统规范独任庭、合议庭、法官会议、审委会等审判权力重要节点的有序运行,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堵塞权力寻租空间和司法腐败漏洞。

  ——出台院庭长监督管理办法,细化明确“四类案件”的发现机制、启动程序、监管方式和责任追究等,并将院庭长监督管理与重大案件请示报告一体推动落实,梳理形成115个廉政风险点和41个禁止性情形,进一步厘定权责运行边界,为司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夯实制度基础。

  ——全面推广应用院庭长监督管理平台,构建了覆盖300余项识别标签的“四类案件”自动识别库和数据信息库,实现了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与重大案件请示报告同步线上操作、全程留痕,2021年,全省法院院庭长监督管理实际监管率95.27%。

  ——创新建立“吉林法院司法公开网”,实现了全省法院各类信息从选择性公开到依法全面公开、从分散式公开到集合式公开转变,建立吉林法院阳光司法指数评估体系,细化183项工作指标,在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评估排名中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前列。

  

  

  完善机制 实现诉讼流程再造升级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是司法改革的不变初心。吉林法院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化诉讼制度和审判机制改革,依法加大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适用力度,深入推进分调裁审改革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持续提升办案质效。

  ——持续深化“分调裁”机制改革,健全完善繁简分流、简案快审机制,全面推动办案效率提速、审判质量提级。全省法院均组建了速裁快审团队,共有506名员额法官和588名法官助理专门从事速裁快审工作。近三年,民商事一审案件简易程序适用率分别为82.73%、90.68%、92.57%,呈逐年递增态势,全省法院结案率和结收比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

  ——巩固提升一站式建设成果,升级吉林移动微法院和12368诉讼服务功能,推动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纠纷解决渠道和集约式快捷诉讼服务。2021年,全省法院电子诉讼应用率同比提升28.8个百分点,诉讼服务质效评估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前列。

  ——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积极参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诉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源头预防、前端治理工作有效推进,健全完善基层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前端治理、多元化解机制。2021年,全省法院引入特邀调解组织559个,特邀调解员2925名,调解案件212134件,占一审新收案件数的66.37%,调解成功率90.38%。

  ——普遍建立“法官进网格”工作机制,1866名基层法官全面对接辖区基层网格,形成“网格吹哨、法官报到”工作新模式,并以此为依托,深入推进“百姓说事·法官说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动“无讼社区、无讼村屯”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智慧”驱动 赋能审判能力提质革新

  司法改革,智能助推。

  吉林法院充分发挥智慧法院“智能”驱动作用,赋能司法体制改革,从指尖立案、云端办案再到智慧执行,不断拓展信息技术与司法工作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吉林法院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蹄疾步稳、阔步前行。

  ——创新研发10大区块链司法应用场景,区块链重点项目建设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链应用试点数量居全国第二位。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法院执行环节的应用场景,将区块链技术作为智慧法院建设新的着力点。继“智能审执衔接”“生道执行”“电子封条”等区块链场景先后应用,创新“区块链+执行”业务应用场景,上线应用易执行-线索智能分析平台,助力“切实解决执行难”提效增速。易执行-线索智能分析平台入选2021年全国“智慧法院”十大创新案例。

  ——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应用,以“抓应用、填空白、补短板、深融合”为目标,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为基础,通过审判辅助事务性工作规范化、集约化管理,释放新科技力量提升审判质效的新动能。2021年,吉林法院整体结案率、结收比双双位居全国第1位,诉讼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从2018年的46.7天减少至32.8天,执行工作22项质效指标全部进入全国前9位,吉林法院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工作案例入选《中国法院信息化蓝皮书》。

  ——开展办案流程规范化监管、院庭长监督管理、领导过问等多个审判管理环节的司法链实践应用。将审判法官及司法辅助人员的权责清单以履职指引的形式嵌入办案系统,建立院庭长“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平台,对审判活动和司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加强对电子卷宗智能流转、案件审理进度动态提示、文书庭审质量智能筛查等工作,全面推进精细化审判管理工作。

  ——设立省内首家互联网法庭,借助智能AI助理、云直播、云调解、云庭审和智慧法院审判管理系统等技术辅助手段,实现案件立案、缴费、调解、送达、质证、庭审等审判环节全部在线上完成,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充分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感受同样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吉林法院将持续深化人民法院司法改革,不断放大司改效能,在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原文链接:http://jl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7/id/678763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 法治日报:虚构“旅游养老”投资项目实施诈骗

下一篇:从严从快 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吉林法院开展“电诈”案集中宣判活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