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钱数到“手软” 只为化解纠纷
“二四六八十,一块,两块......”会议室里传出叮叮当当的硬币碰撞声和沙沙的点钞声,天津一中院刑一庭法官曾姗姗和助理王晓正在清点堆满会议桌的破旧零钱。
在一起因民间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家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予以赔偿。由于被告人家属表示无力代为赔偿,被害人家属情绪激动,矛盾一触即发。
如何才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案件承办人曾姗姗通过查阅案卷了解到,公安机关在对被告人暂住地现场勘验时发现了其打工积攒下的现金及存单。由于被告人暂住地系租赁所得,为防止财物丢失受损,公安机关已予以保管。这让曾姗姗看到了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可能。
于是,曾姗姗在依法审理刑事案件的同时,找准调解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一方面她多次前往看守所对被告人进行释法明理,促使其真诚悔罪,愿意赔偿被害人家属的损失;另一方面她结合具体案情耐心细致地向被害人家属讲解法律政策,安抚好情绪,降低心理预期。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被告人认识到自身错误,愿意以其全部积蓄赔偿被害人家属,而被害人家属也同意就附带民事案件与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
在协商赔偿款项如何交付时,被告人表示:“麻烦曾法官帮帮忙吧,我只相信您。”并申请由一中院接收其在公安机关保管的现金、存单,办理向被害人家属发放的相关事宜。法官随即联系公安机关,协调将被告人的积蓄移送至天津一中院,为款项发还做好准备。
由于现金系被告人十几年积攒所得,新旧版、各种面值的硬币、纸币混杂在一起,装了整整四个塑料袋和三个大信封。为尽快化解纠纷,曾姗姗与助理立刻着手清点。有的纸币脏污黏连,需要用壁纸刀小心分开,有的纸币褶皱破损,需要抚平、拼凑、粘贴,还有大量大小相似却面值不同的硬币,需核对、分类。两人花费近四个小时,将所有零钱清点清楚、码放整齐,与公安机关妥善交接后,又马不停蹄将钱款送到银行存入保管款账户。
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被害人家属撤回了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在宣判后也表示不再上诉。天津一中院法官以实际行动在依法惩治犯罪的同时,高效实质解纷,将公平正义和司法温情送到当事人心中,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原文链接:https://tjfy.t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7/id/891938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