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法治力量 传递司法温情——内蒙古高院机关举办2025年第三期“法耀北疆”分享汇活动
图一、图二(分享汇现场)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展现内蒙古法院干警在服务保障“六个行动”、深化推进“四项工程”中的担当作为,2025年9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举办高院机关2025年第三期“法耀北疆·分享汇”活动。内蒙古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苏利军,执行局局长黄建华出席活动。
7位来自不同部门法院干警,紧紧围绕“法耀北疆固屏障 定分止争护安宁”主题,立足审判执行等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分享他们在弘扬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的实践感悟、典型案例和宝贵经验。
手风采
分享人:郝春
分享题目:《传承与止争》
法官的使命,是守护规则的确定性,让每一个人都清楚行为的边界和代价。工作中,只有心怀对老百姓的悲悯、对规则的敬畏,才能真正做到将法、理、情熔于一炉。
分享人:卢乐
分享题目:《旧案回望:细微案卷里的时代镜鉴与现世启示》
以完善的制度填补空白,以有效的监督约束权力,是对司法正义的坚守。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与人民的检验,让司法公平正义的光芒始终照亮人心。
分享人:王慧婷
分享题目:《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末端,却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
扎根基层的法官,始终心系人民的服务情怀,用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他们是法治建设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
分享人:边芳
分享题目:《融法理情理于案 守司法初心为民》
我们要始终把“法理”握在手中,把“情理”放在心中,让每一个案件都成为筑牢安全稳定屏障的砖石,让每一次为民服务都成为温暖人心的“一束光”,照进祖国北疆的每一寸角落。
分享人:李逢州
分享题目:《执行工作是什么?——四把钥匙:一名执行干警的实践与思考》
执行工作是万家灯火的“守护者”,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民营经济的“助推器”,是服务大局的“护航者”。干执行,就是要“以人心换人心”,让公平正义跨越山海,直达人心。
分享人:刘阳
分享题目:《让立案服务成为边疆稳固和谐的基石》
从事立案工作的我们,手中不仅仅是一份份申请材料,更是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期待,是守护北疆安宁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用忠诚,专业,担当,为北疆和谐稳定,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分享人:张正元
分享题目:《以双语为桥让正义扎根》
法官学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培训全程,将双语法官培训打造成一项有温度、有担当的司法事业,让定分止争真正融入司法实践。
来自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自治区政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自治区高院及自治区检察院的5位评委,从分享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综合印象等多维度的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2名。
分享者的真情实感浸润人心,现场掌声雷动,凝聚着广泛的认同与感动。干警们普遍感到,此次活动实现了司法经验的互学互鉴与初心使命的深度融合。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活动传递出的能量为动力,秉持“如我在诉”的情怀,在审判实践中当好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与法治温暖的“传递者”,努力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可感受的方式抵达民心。
内蒙古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苏利军
为一等奖获得者李逢州颁奖
内蒙古高院执行局局长黄建华
为二等奖获得者边芳、张正元颁奖
内蒙古检察院二级巡视员、宣教处处长杨立新
为三等奖获得者刘阳、郝春颁奖
内蒙古高院行政审判庭二级高级法官米继红
为优秀奖获得者王慧婷、卢乐颁奖
来源:宣传教育处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5/09/id/89937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