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以法治温情铺就新生坦途 多元帮扶照亮迷途者归途
近期,海珠区司法局琶洲、赤岗、素社、凤阳司法所接连收获特殊“答卷”——或为笔底含情的诗词、感谢信,或为心意厚重的致谢锦旗。这些跨越“迷途”与“新生”的回馈,不仅是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高度认可,更生动展现了海珠区以“精准化施策、个别化帮扶、温情化引导”为核心的社区矫正工作成效,让法律的刚性约束与人文的柔情关怀同频共振。
琶洲司法所:诗词为媒启心智 文化矫治育新人
“曾迷歧路陷沉沦,幸遇良人引道津”,琶洲司法所收到的这封原创诗词感谢信,出自期满解矫对象周某之手。入矫之初,周某因背负犯罪带来的心理重负,又叠加癌症病情困扰,一度陷入“自我放弃”的消极状态,对矫正工作极度抗拒。
针对周某的特殊困境,琶洲司法所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构建“心理疏导+法治教育+文化浸润”三维帮扶体系,通过法治课堂拆解法律条文,结合案例剖析危害,帮他认清犯罪行为后果;联合专业心理机构开展情绪疏导,以认知重构化解其焦虑抑郁;创新引入“文化矫治”模式,鼓励周某以诗词创作、书法练习为载体抒发心声,在笔墨韵律中沉淀思考、重塑认知。最终,周某从“抵触打卡”到主动提交思想汇报,从“沉默寡言”到主动“分享创作感悟”,在文化熏陶中逐步走出人生阴霾,顺利解矫。这封诗词,既是他个人蜕变的见证,更凸显了“文化矫治”在重塑价值观、激发内生动力的独特价值。
赤岗司法所:两载温情助蜕变 一纸书信诉感恩
近日,赤岗司法所收到一封满载真情的感谢信,信的作者是刚解除社区矫正的邱某。字里行间满是对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诚挚感激,其生动讲述了自己两年来从“迷茫不安” 到“重拾信心”的蜕变历程,标志着又一位社区矫正对象成功回归社会,开启人生新征程。
2023年8月,邱某因罪被法院宣告缓刑,在赤岗司法所接受矫正。面对全新监管要求与人生困境,她初期常陷入迷茫。司法所坚持严管不松懈、厚爱有温度”,为其定制个性化方案:监管上,严格落实日常报告、定期谈话制度,引导她正视错误、严守底线;教育上,依托集中教育、个案辅导,结合生活场景解读法律,帮她树立“知法守法”观念;帮扶上,以平等尊重态度倾听困惑,协助修复家庭关系、规划生活方向。两年来,邱某从“被动配合”到“主动参与”,从“抵触公益”到“投身志愿”,从“家庭紧张”到“和睦相处”,于2025年8月如期解矫,生活与工作均步入正轨。
素社司法所:精准社矫护生计 四年坚守暖人心
素社司法所近期接连收到两面锦旗,背后是两段帮扶故事,彰显“法律威严”与“人性温度”的深度融合。
一面“教诲如沐春风,帮扶无微不至”的锦旗,来自社区矫正对象李某。被法院宣告缓刑的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是某民营企业经理,因工作需每日往返广佛两地,但严格的社区矫正监管规定,让他一度陷入“生计与矫正两难”的困境,一度产生“放弃矫正”的念头。素社司法所得知情况后,迅速行动、精准施策:一方面紧急主动对接区司法局,详细说明李某的工作刚需,协助其规范提交“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申请,及时为其开通“跨市通勤绿色通道”,保障了他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不受影响;另一方面针对李某“工作繁忙、易遗漏事务”的特点,工作人员反复叮嘱日常打卡要求、跨市前主动报告行程,并通过发送“监管注意事项”提醒等方式,确保他严格遵守矫正规定。在司法所的悉心帮助下,李某顺利度过矫正期,他动情表示:“没有司法所的帮助,我不可能平衡好工作与矫正”。解矫时,李某特意带着锦旗上门致谢,以表感激之情。
另一面“彰显法律威严 传递人性温度”的锦旗,来自即将结束四年矫正期的张某。入矫之初,面对漫长期限,她陷入焦虑迷茫。司法所秉持“一人一策”:她筹备婚礼时,高效审批跨省外出申请,助其圆满完成人生大事;孕期阶段,及时申请减免公益活动,协调医生提供健康指导;针对长期矫正压力,坚持 “每周一谈、每月一访”,通过心理疏导帮她缓解焦虑、重拾信心。四年间,张某从“迷茫不安”到“自信从容”,这面锦旗是对工作人员坚守的肯定,更诠释了社区矫正“惩戒与救赎并重” 的核心价值。
凤阳司法所:四年引导转心态 真情帮扶促成长
“四年矫正期,司法所不仅帮我改了错,更让我找到了人生新方向。”社区矫正对象周某手捧“真情帮扶暖人心,重塑人生助新生”锦旗,向凤阳司法所工作人员表达感激。
2021年周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宣告缓刑四年,因工作原因变更执行地至凤阳司法所执行社区矫正。初入矫时,他既不适应两地管理差异,又受服装公司经营压力影响,对监管规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凤阳司法所没有简单批评处罚,而是以“共情式沟通” 打开突破口:通过多次个别谈话,深入了解其“担心监管影响生意”的顾虑,帮其梳理“经营”与“矫正监管”的平衡点;针对其“应酬多、易宿醉忘打卡”的问题,制定“闹钟 +同事协助+紧急联系人”等多重提醒方案,鼓励他以公益回馈社会。
四年间,周某不仅养成“按时打卡、主动报告”的自律习惯,更主动参与各类公益活动:2022年疫情期间带队参与疫苗接种志愿服务,多次协助社区工作者上门宣传;2023年末主动为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捐款,还组织公司员工成立“无偿献血志愿队”,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解矫时,周某实现 “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社会贡献”三重收获。
社区矫正不仅是法律的惩戒,更是心灵的救赎。近年来,海珠区司法局在上级的指导下,始终将“精准社矫”贯穿社区矫正全过程,既以规范执法维护法律威严,又以精准帮扶化解社区矫正对象困境。下一步,海珠区司法局将继续秉持“矫其行、正其心、安其身”的目标,深化“规范化管理+个性化帮扶”模式,联动各方力量搭建“迷途知返”桥梁,助力更多社区矫正对象从“迷途者”转变为社会和谐建设的“新力量”,为维护平安广州、法治广州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来源 | 海珠区司法局
原文链接:https://sfj.gz.gov.cn/xxgk/xxgkml/gzdt/jcdt/content/post_104657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