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司法局阿柔司法所开展“送法进家庭”普法宣传活动
为深化法治社会建设根基,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最小单元。近日,阿柔司法所聚焦群众实际法律需求,深入辖区牧民群众家中,开展了一场以“法治温暖你我”为主题的“送法进家庭”活动,在辖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精准聚焦,变“被动咨询”为“主动上门”
活动开展前,司法所进行了充分调研,结合常见矛盾纠纷类型和特定群体需求,明确了此次活动的重点对象和服务内容。工作人员主动走进信访户、留守儿童家庭、空巢老人家庭、曾有矛盾纠纷记录的家庭等,改变以往在办公场所等待群众上门咨询的模式,将贴心的法律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中,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二、按需普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针对不同家庭的特点和潜在法律风险,司法所工作人员准备了“法治大礼包”,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章节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宣传折页、防电信网络诈骗指南等。在与群众拉家常的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讲解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内容。
婚姻家庭关系:围绕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冷静期、子女抚养、家庭暴力等热点问题,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
财产继承问题:详细解读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的区别与效力,减少因继承引发的家庭矛盾。
邻里纠纷化解:结合典型案例,普及相邻权、人身损害赔偿等相关法律规定,倡导互谅互让、和谐相处的邻里关系。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揭露常见诈骗手法,提醒群众守住“钱袋子”,尤其关注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提升。
法律援助申请:介绍法律援助的范围、条件和申请流程,让困难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三、 排查矛盾,变“事后调处”为“事前预防”
在“送法”的同时,工作人员注重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的潜在矛盾隐患。通过与家庭成员面对面交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现场进行情绪疏导和简易的法律关系梳理。对于能够当场化解的小纠纷,立即进行调解;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则详细记录,建立台账,纳入后续跟踪调解计划,力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事态升级。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更拉近了司法行政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基层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下一步,阿柔司法所将认真总结此次活动经验,建立“送法进家庭”长效工作机制,将其作为常态化普法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持续扩大活动覆盖面,让法治阳光照耀每一个家庭。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zwdt/ywzx/content_8246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