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智慧生活 >正文

心中有爱 解纷有术 ——记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志丽

时间:2025-10-28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4月9日9时,福建省漳州市。潮湿的空气中夹杂着若隐若现的花香。

  芗城区人民法院巷口人民法庭,这座20世纪90年代的白色小楼里,4个审判法庭都在紧张有序地开庭。

  呯!“现在开庭!”第二审判庭内,黄志丽有条不紊地主持庭审,语气温和却坚定。一身宽大的黑色法袍把她的身体衬得更加瘦小。

  “你刚才说你是做水果生意的,之前也买了奔驰,生意应该不错呀,怎么会还不上欠款?”法庭调解结束后,黄志丽询问被告。

  “做水果前几年是很赚钱,但是这个行业,哪种水果卖得好,第二年市场上就会铺天盖地都是这种水果,生意就越来越难。”被告席上,清瘦的男子在调解笔录上签下名字,“感谢法官为我调解,让银行给了我宽限期,还考虑我的困难,让我缓交诉讼费,我一定尽快把欠款还上。”

  9时36分,第二起案件开庭。

  ……

  12时15分,清脆的法槌响起,上午的最后一个庭审结束。

  微风拂来,巷口法庭两旁的三角梅涨着紫红的笑脸,随风舞动。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幽香,扫去了黄志丽一上午的疲惫。

  这天上午,黄志丽开庭审理了11起金融借贷纠纷,其中4起调解结案,1件当庭撤诉。

  多问一句 多考虑一点

  “多问一句,了解案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多考虑一点,了解法官能为当事人解决哪些困难。”这是黄志丽一直秉持的办案原则。

  在芗城区法院黄志丽事迹展览馆里,有这样一张照片:一名老人扶着助行器艰难地行走,布满皱纹的脸上却展露着微笑。身旁的黄志丽把公文包挎在臂肘,双手搀扶着老人。

  照片上的老人是黄志丽办理的一起交通肇事案的原告陈阿婆。78岁的陈阿婆独自买菜时被一辆小汽车撞伤,致腿骨多处骨折。交警判定司机负全责。因赔偿金额双方协商无果,老人把肇事司机诉至法院。

  “阿婆,您一个人住吗?平常是谁照顾你呀?”送达开庭传票时,黄志丽被陈阿婆家的情景震惊了。年代久远的古厝,虚掩的房门,房间里零落的垃圾。陈阿婆一人独自躺在床上,床边柜子上是未洗的碗筷。

  “我腿打钢板起不了床,平时都是喊厝边(邻居)帮忙做饭打扫。”陈阿婆的话让黄志丽心头一紧,赶紧帮老人收拾起屋子。详谈中,黄志丽了解到,老人的儿子在北京。为了不影响儿子工作,老人一直没有把被撞的事告诉儿子。这些天老人就靠邻居的帮助,艰难地生活。为了解决老人的困难,黄志丽一边加快办案步伐,一边联系村委会找专人照顾老人一日三餐和生活起居。

  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护工照顾得用不用心,老人的康复情况如何?案子在黄志丽的调解下很快结案了。赔偿金拿到了,陈阿婆的生活却一直揪着黄志丽的心。于是,黄志丽扮演起了“女儿”的角色。一有空,她就会去陈阿婆家中。陪阿婆聊聊天,看看阿婆需要些什么,帮她买点水果和补品,教护工变着花样给阿婆做好吃的,补养身体。看着老人从卧床到能站起来,再到扶着助行器行走,黄志丽的心中甭提多高兴了。

  慢慢地,黄志丽成了老人的“亲人”,陈阿婆每天最开心的,就是坐在门口盼着这个“女儿”回家看她。

  门前的三角梅开得热烈,映红了陈阿婆幸福期盼的笑脸。

  法官应该是个“杂家”

  “法官应该是个‘杂家’,方方面面的知识都应该懂一些。做不同人的工作,用不同的话题拉近彼此的距离,调解也能事半功倍。”黄志丽不仅精通当地风俗民情,了解中医和国学,还拿到了心理咨询师资质。

  那是一起相邻权纠纷案。到黄志丽手上已经是第三次起诉了。

  某大学退休教授吴某把空调外机装在邻居家主卧窗外。压缩机“嗡嗡”的低频噪音吵得邻居心烦意乱。多次交涉不成,邻居把吴某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移机,吴某不移。法院执行,几天后吴某又把空调外机移回原位,重复侵权。邻居无奈,再起诉,再执行。吴某再次把空调外机移回原位。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老太太如此执着?”拿到案件,黄志丽发了愁,“必须找到症结彻底解决纠纷,不能让他们无休止地这样循环起诉。”于是,黄志丽来到了吴某家。

  “是法官呀,你们爱怎么判怎么判好了,我反正还是会移回去的。”门开了一条缝,一个满头白发、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太太透过门缝,对门外的“不速之客”说。

  “吴老师,我今天不是来劝您移机的,我就是来看看您,跟您请教些问题。”黄志丽脸上挂着她那招牌式的笑容。

  吴某上下打量了一下黄志丽,感觉这个法官有些不同,便开门让她进来了。

  这是个很雅致的客厅,没有沙发、没有电视柜,满墙的书柜上整整齐齐地放满了各种书籍。客厅中央长方桌的一角,摞着几本书,书旁是一盏仿古的台灯。

  “一看您就是个有品位的文化人!这么多藏书,您都看过吗?”黄志丽一边欣赏着满墙的书,一边用余光瞄了一眼吴某。

  吴某刚刚还耷拉的嘴角微微上扬,低垂的眼帘也抬了起来,得意地说:“当然,这些书我都看过,还不止这些,书房里还有!”

  细心的黄志丽发现,书柜里传统文化类的书籍格外多。她又走到窗台前看了看空调外机的位置,心里有了数。“吴老师,您对国学很有研究呀。”

  “那是,你看,我家的摆设都是有讲究的。布置得好,我家几个孩子都有出息……”吴某打开了话匣子。

  从《诗经》到《论语》,从《礼记》到《周易》,两人越聊越投机,俨然成了一对忘年知己。“吴老师,我想跟您请教个问题。我看您挂空调外机的墙是朝南,南方属火。空调水一直滴,会不会把火浇灭呀?”

  “你等等,让我想一想。”黄志丽的问题,让吴某愣了一下,思索了起来。

  “您对国学周易研究这么深,从这方面讲,金属的空调外机是不是放在西面墙上更好?”

  “你说得有道理!我移,我明天就找人移!”

  第二天,空调外机移走了,原告撤诉了。

  “这位老人喜爱国学,也懂法,她是觉得我懂她、尊重她,所以愿意接受我的建议。”黄志丽说。

  “术”与“道”的平衡

  “调解是‘术’,法律是‘道’。法律是规则、是本源,调解是技巧的应用,调解要在法律这个‘道’的基础上,不能脱离法律的本意。”黄志丽有一套自己的调解“术”,但也会坚持法律之“道”当判则判。

  每次调解前,黄志丽都会说一段“引言”作为调解的开场白。

  “不论原告、被告,没有谁愿意来法院打官司,既然来了肯定都有你们各自的不得已。我知道原告肯定是不想告他的,毕竟是多年的朋友。交情深,你才会把钱借给他。这么久都没让被告还钱,今天来起诉肯定有你的不得已……”

  “被告,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借给你钱的都是非常难得的朋友,这个情分你得记住呀。作为法官我也相信你,你不能还钱肯定是有你不得已的地方,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面对。我们总要把这个事情给解决……”

  在黄志丽的引导下,原、被告说出了自己的“不得已”,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和不同的人群,黄志丽总结了不同的“引语”,婚姻家庭纠纷、交通损害赔偿、赡养纠纷……黄志丽用不同的“引语”把话说到当事人的心坎上,让当事人切切实实体会到这个法官的“如我在诉”。

  除此之外,调解还有很多“小技巧”,比如,每次调解,黄志丽都会准备3个,或者3个以上调解方案让当事人选择。“哪怕每个方案只有细微的不同,给他3个方案,当事人会觉得‘有3个可以选择哦,我得选择一个对我最有利的’。他会觉得‘这个法官为我想了这么多路子’,他就不会对法官抱有质疑的心态。”黄志丽双眼眯成两道月牙,目光依旧坚定,“别让当事人质疑你的公正。”

  对涉及老、少、妇、残和弱势群体的案件,只要有一分的调解可能,黄志丽都会付出十分的努力。但是,当调解不足以让是非曲直明晰地呈现在大众面前时,即便有机会调解,黄志丽还是会坚持判决。

  有这样一起赡养案件,让黄志丽至今意难平。

  赵某的父亲前些年去世了,留下遗嘱,老人的房屋归儿子所有,儿子须照顾母亲(老人的老伴)张某。老人去世后,房屋拆迁。拆迁补偿协议上,张某没有犹豫就将自己的权益放弃,全部给了儿子。住进新房后。赵某夫妇和母亲张某发生矛盾。两人拿着当年老父亲的遗嘱要求确认房屋归赵某夫妇所有,并要求母亲张某搬出房屋。

  赵某夫妇坚持让老人搬走:“上养老院,钱我们出!”

  黄志丽一次次做赵某夫妇工作,“父母疼囝(孩子)长流水,囝疼父母像树尾摇风(闽南俚语),想想小时候母亲怎么含辛茹苦把你带大……”赵某夫妇终于松动了,同意给母亲留一间房共同生活。老人也同意了。

  来到赵某家,看着六七平方米没有窗户的小屋,黄志丽心里五味杂陈。

  “判决,必须判决!不然赵某夫妇始终认为母亲是借住在这个家里。”办公桌前,黄志丽删掉了电脑里刚拟好的调解书,改为判决。

  “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更是法律规定子女必须尽到的义务……张某有该房屋的永久居住权,赵某夫妇必须赡养张某直至其百年!”判决书中,黄志丽依据法律明确了张某的权利和赵某夫妇的义务。

  白色、粉色、红色……窗外的三角梅五彩斑斓。满脸沟壑的张某双手捧着判决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榜样力量 薪火相传

  “现在的年轻法官都是科班出身,他们都有着扎实的法律功底和充沛的工作热情,但是生活阅历和调解经验相对不足,需要有人指引和点拨。”黄志丽一直有个梦想:参加上级法院组织的巡回培训班,或者出一本书,她要把满肚子的调解技巧倾囊相授。

  “志丽姐对我们的影响是融入日常工作中的。”芗城区法院民一庭“90后”法官助理廖秀平说,“去年,一个孩子抚养权变更的案子,主审法官要带我去山东出差,所以向志丽姐汇报了情况。没想到志丽姐那么上心,全程跟进,案子办得怎么样了?孩子户口上了吗?后来,她还和教育局沟通,帮孩子落实上学的事。”

  “她是真的把当事人的事当自己的事。即便不是她办的案子,也一样关心。这么好的榜样在身边,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干,为当事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廖秀平充满朝气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在今年刚获得“全国模范法官”称号的芗城区法院民一庭庭长黄东标眼里,黄志丽是个融入乡土、业务精湛的法官。“她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聊天中,她就会告诉我们各村的乡约民俗;遇到难调的案件,她总是会为我们提供几种‘解题思路’。即便最后我们只用了一种,其他思路也可以用在别的案件中。”

  芗城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卞国平把黄志丽视为偶像。已是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的他谈起“志丽姐”滔滔不绝。

  “志丽姐调解的时候就会考虑执行,所以遇到矛盾比较激烈,履行可能有问题的案件,她有时会叫我和她一起做当事人工作。”卞国平回忆,“有一次,一对老兄弟的相邻权纠纷,志丽姐带着我去那老人家家里做工作。‘闭门羹’吃了八九次,我都没耐心了,让志丽姐判了算了。她把我教育了一顿,说如果判决,这两位老人的矛盾不能根本解决,以后兄弟就没得做了,亲情断了,可能还成了仇人,这是我们法官的另一种失职。”

  “志丽姐总教我们,要找到案件背后的故事,找到矛盾的症结。”卞国平回忆了一起他经办的案件。

  一家家具厂因拖欠贷款被银行起诉,进入执行程序。收到案件后,卞国平学着黄志丽的办案方式,一次次到家具厂调查走访,和负责人沟通、向工人了解情况,探寻企业还不了贷款的真实原因。走访中,卞国平了解到,企业主是个积极向上的人,对企业未来很有规划,只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遇到了资金困难。五六十名员工也相信自己的老板能够带领大家走出困境。如果简单查封拍卖设备厂房,家具厂将面临破产,五六十名工人生活无着,银行欠款也未必能够全额受偿。

  如何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卞国平脑海里出现了黄志丽办案的情景。“如果是志丽姐,她会怎么做?”于是,卞国平又多次到银行做工作,说明企业的现状和企业主的还款意愿。经过不懈努力,银行同意6个月的分期还款方案。为保证家具厂正常经营,芗城区法院还为其开具了信用修复证明。

  最终,家具厂仅用5个月便提前清偿了银行贷款。

  “我再回访时,企业已经发展壮大,成了纳税大户,工人也扩展到100余人。”卞国平自豪地笑了,“‘如我在诉’、实质性化解纠纷是志丽姐一直在做的事,现在也是我们全体芗城法院人共同的努力。”

  如今,芗城区法院,这个只有150余名干警的基层法院,在黄志丽的引领作用下,已经涌现出3名国家级先进个人和30余名省级先进个人。

  芗城法院的三角梅开得正盛,每一朵仿佛都争先恐后,要把美好和芬芳带到这世间,正如它的花语,热情、奋进。它们,像极了这里的法官,为了热爱的司法事业,绽放着自己的生命。

  4月9日18时30分。夕阳躲进云霞,把天空染成暗红的血色。

  黄志丽完成了今天的最后一个庭审,一起涉外矿产股权合同纠纷。她回到办公室,脱下法袍,汗水浸湿了衣背。黄志丽把法袍小心地叠起来,放进柜子,又整理了全天的卷宗。

  就着初上的月色,黄志丽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4/id/88042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群众的笑脸,就是最好的勋章” ——全国模范法官黄东标用心校准“民心天平”

下一篇:百万赔款的执行之路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