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东湖法院:红色家书护幼苗 司法温情弥裂痕
“李法官,太感谢你了,为我这个案子费心费力……”近日,一起离婚纠纷案件的当事人李某来到南昌市东湖区人民法院,将印有“谙熟法律显正义好法官,厘清案情巧调解好公仆”的锦旗送到扬子洲人民法庭李如意法官手中,为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司法为民的情怀点赞。一面鲜红的锦旗,承载着当事人的认可与感激,也映照出东湖区法院在家事审判中的司法温度与人文关怀。
李某(女)与王某(男)经人介绍相识,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夫妻双方因性格不合及生活琐事频繁发生争吵,最终李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婚姻关系,并对子女抚养及共同财产问题作出处理。一边是态度坚决的妻子,一边是决不放手的丈夫,如果简单一判了之,矛盾必将越积越深,一案生出另案,孩子也将在感情漩涡中受伤害。
为弥合亲情裂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李如意法官采取了“三步走”策略:一是专业疏导,化解心结。法官联合婚姻家庭协会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分别对双方进行深度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视婚姻结束的事实,梳理情绪,学习理性沟通,避免在分离过程中互相伤害。二是聚焦子女,发出守护令。针对案件涉及的未成年子女,李如意法官依法及时制发《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函》和《家庭教育令》,清晰告知双方父母对子女所负有的不可推卸的抚养、教育责任,特别强调“父母之爱,不应因家庭解体而缺席”,要求双方必须将保障子女身心健康置于首位。三是红色浸润,传承家风。法官向当事人发送精心编撰的《红色家书·红色故事》手册,手册中选取革命先烈饱含家国情怀与舐犊深情的家书故事,引导当事人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超越个人情感纠葛,以更开阔的胸襟,负起责任,理性化解矛盾。
一系列充满温度与智慧的举措,使得双方情绪显著缓和,最终就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核心问题达成调解协议。更为可贵的是,双方的关系实现从“针锋相对”到“互帮互助”的转变。双方明确表示,未来将在子女抚养、探望问题上通力协作,确保孩子感受到父母完整的关爱。双方的承诺与行动,缓冲了家庭结构变化对未成年子女造成的冲击,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善意的天空。
锦旗不仅承载着当事人对法官倾力付出的感谢,折射出家事审判从“简单裁判”向“情感修复、权益保障、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保护”转变的重要方向,更是将红色司法文化有机融入审判实践的生动体现。将心理咨询引入家事审判,以刚性法律文书传递柔性司法指引,用革命文化中的优良家风浸润人心,是东湖区法院在家事领域深化创新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实践。
家事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该院将继续深化探索,将红色基因与现代家事审判理念结合,深入挖掘运用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与优良家风,引领价值追求,以优良家风涵养和谐家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用更加柔性的司法力量修复家庭创伤,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让法治暖流与红色光辉浸润每一个家庭。
原文链接:http://jxgy.jxfy.gov.cn/article/detail/2025/07/id/890480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