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资讯速递 >正文

高安法院:跨省联动破僵局 刚柔并济促履行

时间:2025-10-28 来源: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近日,高安法院法警及执行干警赴湖北省巴东县,就一起财产保全扣押案件请求当地法院协助执行。巴东县人民法院迅速响应跨省协作机制,全力配合我院查找涉案车辆及被申请人李某,并在协助过程中发现李某在巴东法院涉及多起未结执行案件且长期隐匿行踪。两地法院通过跨部门协作、大数据追踪,经耐心调解后成功扣押车辆,促成债务和解,并依法对拒不履行义务的李某采取强制措施,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彰显司法权威。

  

  

  

  跨省联动:定位失效陷僵局,数据追踪破迷局

  案件起因系被申请人李某因未履行某公司债务纠纷,其名下车辆被高安法院依法裁定财产保全。巴东法院接到协助请求后,立即派干警对接执行,发现李某为本地人员,长期在巴东活动且有规避执行嫌疑。执行人员根据车辆GPS定位抵达现场时,发现车辆已被转移,由此推测李某对定位装置进行了干扰。

  巴东法院当即启动“法院+公安”联动机制,通过公安大数据系统锁定车辆轨迹,确认该车辆近期在巴东县野三关镇出没。两地干警迅速前往该镇展开摸排,历经5个多小时的排查,终在一小型石场内发现涉案车辆。


  执行受阻:双线攻坚化阻扰,以车抵债促和解

  执行人员通知李某到场后,李某态度激烈,还扬言“扣车便与法院拼命”,拒不交出钥匙。面对这一棘手状况,执行团队果断采取“分头行动”:一组人员将李某劝离现场,带至野三关人民法庭协商;另一组人留守,准备强制扣押。正当干警启动扣车程序时,李某的姐姐突然赶到现场阻挠,声称涉案车辆已由其个人车辆作抵押担保,要求优先返还。执行人员经研判,将李某姐姐一并带至法庭协调。

  经调查,李某因拖欠购车款被公司起诉,其姐姐曾以自有车辆为李某债务提供质押担保。为实质性化解矛盾,执行人员组织双方调解,最终达成协议:李某同意把涉案车辆按市场价13万元抵偿部分债务,剩余款项分期偿还;公司则解除对李某姐姐质押车辆的扣押。和解协议当场履行,既保障了债权人权益,也避免了车辆拍卖可能造成的价值折损。


  深挖关联:拒执旧案浮水面,强制措施立权威

  车辆扣押与债务和解完成后,巴东法院经进一步核查发现,李某此前因多起纠纷被该院立案执行,但其始终拒接传唤、逃避履行。鉴于其长期规避执行的恶劣情节,巴东法院依法决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由此,李某再度情绪失控,威胁采取极端行为。两地法院执行干警迅速控制现场,并联系对方妻子、姐姐到场劝导。经过亲情感化和释法教育,李某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配合执行人员到巴东法院接受处理。


  协作启示:跨域执行无壁垒,联合惩戒筑诚信

  此次行动中,从隐匿到债务和解,从对抗到主动认错,两地法院不仅啃下了“硬骨头”,而且解开了“死疙瘩”,两地法院之间的高效配合,体现了全国法院“一盘棋”的执行理念,也为跨区域复杂案件执行提供可复制经验。

  

  


原文链接:http://jxgy.jxfy.gov.cn/article/detail/2025/07/id/890297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南昌东湖法院:红色家书护幼苗 司法温情弥裂痕

下一篇:弋阳县法院开展“僵尸企业”摸排化解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