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护航云花盛放”主题策划系列报道之一:云南丽江:让“美丽经济”在高原安家又安“芯”
国内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美丽经济”傲然盛放的背后,离不开默默守护的司法力量。
10月16日起,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启动“司法护航云品”系列策划——“司法护航云花盛放”全媒体采访活动。在“一路芬芳”中,十余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历时一周,深入丽江市古城区、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玉溪市通海县、昆明市呈贡区等地法院、法庭和产业园区、花卉基地,共同探寻云南法院呵护“云花”盛放的司法故事。
循着花香,“司法护航云花盛放”第一站来到丽江市古城区。深秋的玉龙雪山,太阳一出便是日照金山。玉龙雪山脚下,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的智能温室里,空气中弥漫淡淡的花香,每一口呼吸都裹着高原玫瑰的甜。
“司法护航云花盛放”全媒体采访活动第一站走进丽江市古城区。杨琨 摄
“及时雨”
得益于玉龙雪山的冰川雪水和洁净优良的自然环境,地处海拔2400米的高原,丽江花卉产业起步晚却有其独特优势:全年日照时长超2500小时,紫外线强使得花色更加艳丽;昼夜温差大,让花苞更大、枝干更粗壮;生长期虽略长,但鲜花凋谢慢,瓶插期也随之延长。因此,作为鲜切花市场上的新秀,“丽江dē花”品牌一上市就很抢手。
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产业规划负责人张丽辉看来,园区发展中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送来的“及时雨”,法院的服务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走进园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向高原花卉产业园区工作人员讲解《花开四季 法伴同行》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和兆宁 摄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围绕“一县一业”发展目标,聚焦花卉产业培育,持续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古城区花卉种植面积达6400亩,年产鲜切花4000余万枝,花卉产业年产值达2.91亿元。
作为云南省5个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之一,自2020年8月投产以来,在占地面积1100亩的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35万平方米智能温室中的玫瑰、彩色马蹄莲四季常开。截至目前,园区已产出鲜切花近1.2亿枝,远销国内一线城市及日本、俄罗斯、越南等国家,成功打造了“丽江dē花”高端鲜切花品牌。
与此同时,周边村落还在积极规划食用玫瑰加工、鲜花主题民宿等多元业态,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助力乡村振兴。在这一稳步发展的进程背后,正如张丽辉所说:“离不开古城区法院的司法护航。”
“避雷针”
花卉种质资源是产业发展的“芯片”。为提升企业和育种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在园区设立“知识产权司法服务点”,定期开展普法活动。
“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司法力量来‘加持’。”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法官杨艳柳告诉记者,针对花卉产业中常见的知识产权、买卖合同、劳动用工等高频纠纷,法院为产业园“定制”了《“花开四季 法伴同行”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里面涵盖了从育苗、种植到销售整个产业链的法律风险点。
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制作的《花开四季 法伴同行》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和兆宁 摄
“以前我们对品种权保护意识不强,通过法官的详细讲解和提点,我们才真正意识到,保护好品种权,就是守住企业的命根子。”如今,在张丽辉看来,知识产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发展必需”。
“之前法官主动上门,跟我们面对面交流,一点不绕弯子,很快就摸清了我们在合同、知识产权这些方面的实际需求,还当场给出了针对性建议,等于帮我们提前‘排了雷’。”张丽辉说。
“定心丸”
不仅如此,古城区法院还帮助企业提前制定品种权维权预案,一旦发现侵权,可迅速通过诉前禁令、证据保全等措施维护权益。
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走进园区了解司法需求。和兆宁 摄
如今,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不仅拥有独家代理的彩色马蹄莲和“西露丝”玫瑰,还正在创新培育多个高原玫瑰新品种。“目前,园区企业自主选育能力持续增强,多个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品种正处于精心培育与筛选阶段。法院提前就帮我们制定了植物新品种权维权预案,这就像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张丽辉表示,有了这套保障,他们自主育种的底气更足,也敢在研发上投入更多。
正是这颗“定心丸”,为园区未来实现从“引进品种”到“自主创种”的实质性跨越,持续夯实基础。张丽辉透露,年内11个丽系自有知识产权花卉品种将闪亮登场。
“掌中宝”
除了“定心丸”,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还给园区的企业配备了“掌中宝”——“和合丽法”小程序。这款融入丽江“和和美美、合合睦睦”文化理念的线上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是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旅游及园区纠纷推出的创新举措。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和合丽法”小程序的推广随处可见。
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和合丽法”小程序的推广随处可见。杨帆 摄
“和合丽法”以群众便捷使用的微信小程序为载体,整合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司法确认、巡回审判等七大核心功能,构建起“一站式、全流程、指尖化”的纠纷解决服务体系。“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纠纷解决方式中效率低、成本高、跨区域协调难等痛点,手机一扫码,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高效的司法服务,切实降低了维权成本,提升了司法服务的可及性与满意度。”杨艳柳欣喜地说。
今年5月平台上线以来,仅5个月时间全市已有1063件案件在平台上化解。古城区法院院长唐芹英介绍,古城区法院在平台上有486件案件,且绝大多数调解结案。
小小“掌中宝”,一上线就受到用户群体的好评。“我们园区离法院比较远,‘和合丽法’真是解决了大问题。”张丽辉盛赞:通过“和合丽法”,在园区内就能实现远程咨询、矛盾化解,不管是企业办事还是游客维权,都不用来回跑。
提到“和合丽法”,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董琦是引以为傲的:“‘和合丽法’线上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以其创新、实效入选了2025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又在第三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上获评2025年人民法院工作创新案例。”
“和合丽法”获奖证书。杨琨 摄
“法院这趟‘法治直通车’,实实在在帮我们规避了很多潜在风险,让大家能更安心地搞发展。”张丽辉表示,未来,他们会继续在品种研发、规模种植、联农带农上深耕细作,让“美丽产业”真正成为造福更多群众的“幸福产业”。
如今,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不仅鲜花绚烂,更在法治护航下结出“幸福果实”——280余名当地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享有土地流转租金与年底分红,周边乡村旅游资源也得到有效整合。
同向发力,才能行稳致远。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的实践证明,高水平的司法护航,会为产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不论是“及时雨”还是“避雷针”,也不论是“定心丸”还是“掌中宝”,来自丽江两级法院的司法护航就像涓涓细流,不断温暖着如张丽辉一般的丽江“花卉人”,浇灌着这片土地上的“美丽经济”,让高原花卉在法治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杨帆)
原文链接:https://fy.yngy.gov.cn/article/detail/2025/10/id/903834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