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举案说法 >正文

52户村民的“田埂守护者”

时间:2025-10-2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

  

  

  6月29日《人民法院报》4版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保护法庭

  “三联三融合”党建业务融合工作法——

  52户村民的“田埂守护者”

  

  六月初夏,行走在托克托的田间地头,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保护法庭法官王进勃正在向新营子镇合同营村村委会主任、村民代表询问土地租金落实情况。

  

  “还记得那段时间法官往村里跑了七八趟,问题总算解决了,土地租金涨上去了,我也拿到了今年的租金。”村民代表成大强(化名)高兴地说。

  

  事情还要追溯到十多年前。2011年,成小军(化名)与52户村民达成口头协议,以每亩50元的价格租用村民120亩荒地,租期30年。近几年,这块地被改造为水浇地,土壤肥力上升,52户村民要求涨租金,成小军表示拒绝。村民们不愿意成小军继续租用,想拿回土地进行耕种,遂起诉至法院。

  

  “同村的其他土地收成都涨到700元一亩,出租土地的村民至少能拿到收成的一半,也就是一亩土地350元租金。成小军还是坚持50元租用一亩土地,我们找他协商,他却认为我们无理取闹,这口气实在咽不下!”成大强搓着有些汗湿的手,道出委屈。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判了容易,但心墙难拆。王进勃翻着厚达半尺的案卷思索着,土地的问题,当地镇、村干部最了解,还得联系他们一起解开村民心里的疙瘩。

  

  带着案卷,王进勃敲开了法庭党支部书记、托克托法院副院长张秀梅的办公室。

  

  “这不是普通的合同纠纷,是关乎52户老百姓生计的民生案,涉及合同要件中的情势变更,一定要和当地镇、村党支部共同妥善解决。”张秀梅说。党支部连夜召开支委会,制定了法庭、镇、村三支部联动化解方案。

  

  联动支部力量化解纠纷主要源于环境资源保护法庭打造的“三联三融合”党建业务融合工作法。该工作法旨在通过“支部联建、乡贤联动、群众联心”,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司法与调解融合、服务与治理融合”,让司法服务直抵群众需求。

  

  王进勃介绍,三方支部在新营子镇召开三场座谈会,翻出20世纪80年代的土地台账,理清楚“口头承包”的历史背景,也摸清了村民“要公平、要说法”的核心诉求。

  

  “党建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得扎进土地里、落在群众需求上。”张秀梅翻看台账时说道。

  

  为进一步了解案涉土地的历史背景,王进勃发动乡贤力量,跟着该村党员、新营子镇调解员侯大哥走家串户了解情况。

  

  “案涉土地之前是生产建设兵团开垦的土地,兵团走后由村民种植。近年来,农村土地经过高标准建设,农作物收成好了,土地租金也跟着大幅上涨。”侯大哥的话,让王进勃摸到了化解矛盾的关键。

  

  第二次调解时,王进勃拿出了同村其他土地十年收益明细。成小军主动和成大强等52户村民商议,从今年开始,每亩地按照土地收成的50%给付租金。经协商,成大强等人同意该解决办法,双方当事人按照商议好的内容签订补充合同。

  

  “您把村里的老底都摸透了,这补充合同我认!”成小军说。

  

  成大强等人手里攥着土地流转补充合同,脸上带着释然的笑意。

  

  这份补充合同也成为该法庭“三联三融合”党建业务融合工作法的生动注脚。

  

  几天后,张秀梅和王进勃又来到村里。这次他们没带案卷,而是搬来一摞书,在村委会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宣传活动。

  

  “以后签流转合同,得开村民大会、留书面字据,这是民法典里的规定……”村民围坐在会议桌前听得入神,有人用手机拍课件,有人拿本子记要点。

  

  “法官不仅帮我们提高了租金,还教我们以后咋防坑!”村民老陈笑着说。

  

  “法庭是离群众最近的司法前哨。”王进勃说,“只要党员干警扑下身子、融进去干,就能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实在。”

  

  窗外的阳光洒进村委会,法律宣传活动还在继续。党旗之下,司法为民不仅写进了村民的笔记里,更刻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来源:人民法院报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5/07/id/88872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内蒙古法院一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示范文本应用典型案例

下一篇:案例库参考使用典型案例(九)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诉于某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