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媒体纵横 >正文

“八五”普法丝路行·昌吉州丨法治之花绽艳天山北麓

时间:2025-11-06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 作者:佚名 浏览量:

  编者按: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法治的笔触在新疆大地徐徐铺展。从北疆“马背普法队”带着法条走遍草原,到南疆“普法大篷车”载着乡音为民解忧;从天山脚下“法治讲堂”开讲惠民政策,到戈壁绿洲“指尖普法”传递法治温度。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锚定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落地落实,将法治种子播撒进全疆每一寸土地,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理念深植各族人民心中。即日起,“‘八五’普法丝路行”专栏将全方位展示新疆法治建设累累硕果。

  法治之花绽艳天山北麓

  2021年以来,新疆昌吉州紧扣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州域发展大局,以构建精准高效法治宣传教育体系为抓手,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与决议落地,通过压实普法责任、创新文化载体、深化普治融合,持续扩大全民普法覆盖面与实效性,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各领域、浸润群众生活各方面,在天山北麓绘就出一幅法治建设的生动图景。

  科学统筹高位引领普法布局更系统

      抓好顶层设计。昌吉州印发《昌吉州党委宣传部、州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要点,明确工作“路线图”与“任务书”。州、县(市)两级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发挥统筹牵头作用,通过定期指导、专题推进会等形式,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各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格局,确保普法工作与法治昌吉建设同频推进。

      落实普法责任。创新建立“一抓三纳入”、“谁执法谁普法”、“以案释法”、领导干部学法清单、任前考法、智慧普法等十大机制。其中“一抓三纳入”以正反典型为导向,将普法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绩效考核、平安建设考核;定期召开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建立履职评议机制,组织州、县(市)两级264个成员单位开展评议;完善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全州执法司法机关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3000余次,发布典型案例1000余个,覆盖人员30万余人次。

      建强普法队伍。组建州、县(市)两级8支“八五”普法讲师团,邀请区州内外30余名法律专家学者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200余场次,受众17万余人次;实现622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2021年以来协助审查村规民约1800余件、调解纠纷7000余件;同时组建400余支由律师、公证员、快递员、外卖小哥等组成的普法志愿队伍,选树“十佳志愿服务队”、成立6个律师普法公益室,延伸基层普法触角。

      精准施策分层发力普法靶向更明晰

      突出“头雁学法”行动。昌吉州制定《昌吉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实施细则》,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重大事项决策会前学法、“一把手”讲法、年终述法等制度。州党委常委会累计学法讲法20次,州政府常务会以案释法、轮值讲法35次,州党委书记、州长每年至少带头讲1次法治课,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积极参与自治区“法治讲座·逢九必讲”培训;4688名新提拔领导干部参加任前考法,依托“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云平台”培训行政执法人员10895人次,推动公职人员学法常态化。

      深化“法护蓓蕾”工程。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现148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创新开展“一个班级配备一名法治辅导员”试点,组织党员律师“一对一帮扶”。法治副校长定期进校园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律咨询等活动;升级打造“法治护航成长”系列活动,建成昌吉州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州检察院、阜康市第一中学等15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举办“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宪法晨读”“法治飞行棋大赛”等特色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撒法治种子。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深入开展“法润庭州·国旗下普法”“村村法治体检”等主题活动,通过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治表演、“马背上的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律知识送到基层群众身边。累计开展“法润庭州·国旗下普法”活动12673场次、参与群众48.79万人次。每年冬春季节开展“送法进万家”全民法治大培训,针对土地流转、节水灌溉、防范诈骗等群众关心内容开展“订单式”培训;州县乡村四级累计举办专题培训班1.5万场次,培训170余万人,覆盖率达85%以上,全民法治意识显著提升。此外,编印的《昌吉州基层干部常用法律法规100问(口袋书)》成为全州基层干部便利的学习工具,有效提高基层法律水平。

      优化“强企惠企”服务。成立专业法律服务团,深入开展“法治进企业、进景区、进工地”“百所联商会·百所进千企”活动,推行“法治体检+上门诊疗”模式;大力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5年来累计开展法治体检754场次、起草法律文书598件次、审查合同2722件、提供法律建议893条,查找法律风险点300个,参与调解案件190件,解决问题878件,为企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锚定方向质效并重服务大局更纵深

      突出思想引领作用。昌吉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其作为“八五”普法规划、年度要点、共性普法清单以及各类宣传活动的核心内容。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习,州、县党校将其列为主体班次必修课程,推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领会法治思想精髓。全州各级新闻媒体积极响应,累计推出相关报道1万余篇(条),全方位、多层次展现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建设中的生动实践。

      聚焦重点普法内容。突出宪法与民法典宣传,组织自治区宪法法律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通过普法直播、法治作品展示、宪法诵读、“摩托车上的普法宣传”、法治灯谜等形式,累计开展相关活动7万余场次,推动宪法法律精神深入人心。开展重点领域法规宣传,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等节点,宣传与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案例分析、现场咨询增强群众依法维权能力。开展党规党纪学习,将党规党纪纳入领导干部必修课,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月期间组织公职人员无纸化答题、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专题学习党章党规,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多维融合载体焕新普法矩阵更立体

      阵地建设推陈出新。昌吉州实施“一地一品”工程,集中打造庭州生态绿谷、车师古道法治文化带、天山天池法治文化景区等10个高标准法治文化阵地,命名吉木萨尔县天地园法治主题公园、玛纳斯县吕家庄村法治教育展馆等21个自治州法治文化示范基地,全州建成2311个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县(市、园区)“五个一”、乡镇(街道)“四个一”、村(社区)“三个一”全覆盖。

      法治文化精品纷呈。在全疆率先设计普法吉祥物“普普”,制作民法典法治动漫150部,开发“普普”T恤、环保布袋、笔筒等35种100余万件文创产品。打造《与法有约》《法治生活》等法治文化传播品牌栏目,创新文化融合模式,打造英格堡月亮地“朱子文化”法治景区、东滩村“百年法律大事记”法治长廊;创作相声《法在身边》、快板《打击非法集资》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借助“三下乡”“法治文化下基层巡演”开展活动5万场次;踊跃参与国家、自治区法治文化活动,《枫桥式派出所:一颗真心换真情》获全国政法优秀新闻作品三等奖,承办自治区2023年“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暨法治文化优秀作品颁奖典礼并获优秀组织奖,12部作品获自治区奖项;征集书法、绘画、剪纸等法治文化作品800余件,精选108件举办“昌吉州法治文化优秀作品展览”。

      普法载体立体多元。升级“法治庭州”微信公众号,推出“云普法+”模式,开展法律知识答题、学法打卡等活动;在全疆率先开通“昌吉普法”抖音号,积累粉丝19.1万人,浏览量1.2亿;全州建立“玛检说法”“平安庭州”“昌吉公安”“张警官在线”“法治北庭”等新媒体普法平台150个,“郑姐探店”“律师讲法直播间”等栏目深受关注,开展《法治之声·唱响昌吉》全民K歌大赛、普法直播125次,累计参与2205万人次;加大“三微”作品创作,微视频《老贾来了》《土圆仓的那些事儿》等获国家、自治区表彰,改编真实案例拍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微电影《无法接通的青春》;创新开展“法治夜市”活动3000场次,覆盖群众500万余人,成为烟火气中的普法新名片。

  

普治同频聚势赋能法治惠民更可感

      着力夯实政府依法行政基础。昌吉州在全疆率先推行“扫码入企”监管平台,推进涉企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改革,检查频次同比下降40%以上;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推出涉企“免罚轻罚”等四张清单,依法减免罚款近千万元,以法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立全疆首个地州级智慧化行政复议听证室,创立“全程调解、多维释法、类案复盘、案外促治”四案机制,2023年以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779件,91.6%的案件未再进入诉讼或信访程序。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现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自治区级7个。建立“一网格一法律明白人”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一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在福建省司法厅、厦门大学等地举办3期“法律明白人”培训班,队伍专业素养显著提升。目前,全州培育“法律明白人”4343名,已成为维护基层稳定、传播法治理念的重要力量。加大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力度,有序推进示范户认定工作,全州共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200户,畅通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法律服务嵌入综治中心建设,形成“法治+共治”合力;健全完善“5532”大调解体系,发展人民调解员3753名,其中专职调解员1287名,专职率高出全疆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累计成功调解纠纷6万余件,调解协议实际履行率从52.8%提升至60%以上,让群众切实感受法治惠民的温度。

  普法之路任重道远,“九五”普法即将启航。昌吉州全州已有昌吉州司法局等3个单位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州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州法律援助中心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昌吉州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法治建设,创新普法模式,以法治力量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让法治信仰根植各族群众心中,让法治之花持续绽艳天山北麓。


原文链接:http://sft.xinjiang.gov.cn/xjsft/dffz/202511/3167d25428b54d8db3cdc77d91f51de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八五”普法丝路行·吐鲁番市丨普法如雨“润”火洲 法治护航“惠”民生

下一篇:新疆库尔勒市:多方“会诊”涉未成年人治安处罚复议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