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智慧生活 >正文

善意执行解企忧 ——平和法院巧用“刚柔智慧”化解货款纠纷

时间:2025-10-28 来源: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佚名 浏览量:

  

  7月4日,平和法院执行局执行员走进某建材公司执行回访。车间里机器轰鸣,流水线高效运转,生产热潮扑面而来。

  “这笔执行款到账后,资金链总算缓过来了,现在订单排得满满当当,生产进度完全跟上了,真心感谢你们的帮忙。”见到执行干警,企业负责人难掩笑意,朴实的话语道出对法院干警最真挚的认可与感谢。

  这起涉企货款纠纷执行案件,从立案到执结仅用三天便高效办结。执行过程中,平和法院执行团队既快速实现胜诉企业权益,又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充分展现了涉企案件执行中的“刚柔智慧”。

  今年4月23日,某建材公司与某集团公司的货款纠纷迎来终审判决。在二审判决中,法院维持一审原判,某集团公司被依法判令在十日内支付拖欠货款142688.97元及违约金等费用。判决生效后,十天履行期限转瞬即逝,某集团公司始终未主动履行付款义务。

  拖欠的根源在于商品交付环节的争议——双方仍对产品质量、数量、金额存有分歧,矛盾久拖未决,最终导致债务悬空。

  6月3日,某建材公司向平和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受理的那一刻,执行局便迅速启动了涉企案件“绿色通道”。这一机制的高效运转,源于法院对涉企执行案件的特殊定位——既要保障胜诉企业及时实现权益,也要避免过度执行给被执行企业带来“雪上加霜”的后果。

  执行干警第一时间与申请人对接,在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很快掌握了一条关键线索:某集团公司账户内刚汇入一笔款项。通过精准查控,这笔资金被及时冻结,但核查后发现,款项金额尚不足以覆盖全部标的,执行工作再次面临新的挑战。

  面对部分冻结的结果,执行干警没有选择“一冻了之”。在走访调查中,他们敏锐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某集团公司近日即将参与一场关键的招投标活动。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招投标往往是决定发展走向的重要节点,而一旦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企业的信用评级将直接受损,甚至失去参与资格。承办法官意识到,简单的强制措施可能在短期内维护胜诉方权益,却可能让被执行企业陷入更大的危机,最终影响双方的长远利益。

  带着对案件的全盘考量,执行干警走进某集团公司,与企业负责人展开深入沟通。“如果不能及时履行义务,企业信息将在信用平台显示为被执行人,诚信记录上的‘污点’不仅会影响这次招投标,对你们公司未来的合作、融资都会产生连锁反应。”

  执行干警的话语没有生硬的法律条文堆砌,而是从企业的实际利益出发,剖析不履行义务的后果。与此同时,干警们也向企业明确:法院维护胜诉方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但在执行方式上会充分考虑企业的生存发展需求。这种“刚柔并济”的态度,让企业负责人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也为问题的解决打开了突破口。

  “你们说得有道理,我们愿意配合你们的工作。”终于,某集团公司负责人同意了执行干警提出的方案。方案达成的当天,某集团公司迅速筹集资金补足差额。执行干警“言出必行”,立即前往银行完成款项划拨,将款项划拨至指定账户并发放至某建材公司的账户,同时,解除了对被执行人采取的所有强制措施。

  从6月3日立案到6月6日执结,整个过程仅耗时三天,两家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司法的精准护航下实现了“双向奔赴”:胜诉方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款项,被执行方保住了关键的发展机会,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在平和法院各方工作人员的调解下达成了和解共赢。

  


原文链接:https://fjfy.fj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5/07/id/89001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黄志雄:臻于至善 薪火相传

下一篇:漳州法院打造民生司法“城乡惠”体系 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