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资讯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举案说法 >正文

“红色调解室”化解百姓忧心事

时间:2025-10-28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网 作者:佚名 浏览量:

  7月15日《内蒙古日报》第9版

  

  盛夏时节,走进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与老一辈人攀谈,都会向你讲述起人民音乐家、《大刀进行曲》作者、革命烈士麦新的故事。麦新烈士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开鲁县人民法院麦新人民法庭充分挖掘这一独特优势,以红色文化为魂、法治实践为基,创新打造了“红色调解室”。

  “红色调解室”的墙上镌刻着革命先辈的奋斗事迹。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激励着法庭工作人员将为民情怀融入每一次调解工作之中。

  “有疑惑向调解员咨询,有争执到调解室倾诉。”村民们如是说。麦新人民法庭依托“红色调解室”,为村民在家门口搭建起依法、就地化解矛盾的快速通道,为促进邻里和睦,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贡献司法力量。

  日前,一起因农用车事故引发的果树赔偿纠纷在麦新人民法庭迎来圆满结局。郭某驾驶农柴车意外侧翻,拖车救援过程中致使刘某300余棵果树受损。面对刘某提出的赔偿诉求,郭某坚称并非主观故意而拒绝赔付,双方“剑拔弩张”。刘某愤而起诉并申请司法鉴定。法庭收案后邀请当事双方来到“红色调解室”,并立即启动调解程序。承办法官以法为据向郭某详细阐明侵权责任,同时提示司法鉴定将产生高额费用;调解员则以情动人,耐心安抚刘某情绪,说明郭某并非恶意。在红色文化氛围的浸润和调解团队的共同努力及反复沟通下,双方当事人逐渐放下成见,郭某主动承担赔偿责任,刘某也合理调整诉求,一场纠纷最终化解。

  据介绍,麦新人民法庭在打造“红色调解室”过程中,积极联动基层解纷力量,做实人民法庭指导调解法定职能,助推形成各类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调解工作新格局,把案结事了贯穿“调立审执”全过程。自去年成立以来,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00余件。

  


来源:内蒙古日报

  

  


原文链接:http://gy.nmgfy.gov.cn/article/detail/2025/07/id/890861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一纸司法建议解困20年前“虚假婚姻”

下一篇:4S店闭店,50多名车主靠起诉状范本快速解决返还补贴问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政策法规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